■ 政策亮点
1海淀 跨区入学人数少于去年
今年,海淀小升初人数在2.2万左右。前天和昨天,海淀区进行了小升初跨区报名工作,作为小升初热门流入地之一,海淀区因调整了跨区政策,今年跨区入学人数少于去年。
据了解,去年海淀区就在跨区政策中对学生户籍作了严格要求,规定必须父母和孩子三人的户籍都在海淀才允许跨区,今年这一政策再次升级,文件规定“回户口所在地升学、现就读于外区县的学生提供全家户口本原件,而且,全家户口都要在海淀区且在一起,与户主是非亲属关系除外。”
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解释,以前对户籍管理并不非常严格,一些家长将全家户口落在朋友家,这种情况只要三人户籍都在海淀,跨区审核时就可以通过。而今年,父母和孩子的户籍如落在无亲属关系的家庭,则不能通过审核。
2西城 跨区学生可参加“推优”
今年西城“小升初”仍坚持计算机派位、推优与多种招生方式相结合的入学方式,推优比例仍将保持在30%左右,与去年持平。
西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小升初”将取消“双向选择”,以避免出现“学校找学生,学生找学校”的嫌疑。凡是想来西城就读的学生,今年都要参加西城的整体招生方式。
据介绍,对于通过跨区认证的学生,西城今年允许跨区学生参加“推优派位”。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往年跨区“小升初”学生只能参加大派位,而今年则有机会参加西城区“推优”,增加升学机会。跨区学生需拿小学获得的各种成绩和证书到第一入学志愿校审核,如校方认可,就可参加推优派位;如没被承认,则直接参与大派位。
今年西城小学入学人数预计达12000人至12500人左右,其中户籍生达9000多人,总人数比去年增千人左右。
3东城 南片增“大派位”选择
今年,东城区小升初政策总体平稳。与去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东城南片过去的“对口入学”方式中,新增一项“大派位”选择。在推优、特长生等升学方式进行完毕后,最后留下的学生可在“对口入学”与“大派位”中二选一进行最后选择,“大派位”将安排水平略有差异的几所学校,随机派位。
据悉,今年东城将首次在南片三个学区增加小升初“派位”方式。从优质校中拿出一定比例名额,在整个南片进行“大派位”。
东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因全市将重新审批特长生招生学校,预计特长生招生名额会有所减少,因此一些学校可能会有部分“空额”用于派位。需说明的是,学生只能在“对口入学”和“大派位”中选一,参与大派位也要承担部分风险,极有可能被派位到比“对口”中学水平高点的学校,但也可能被派位到低点的学校。
4石景山 随迁子女可入指定校
石景山区制定的“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中规定,2013年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居住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实际居住证明、务工就业证明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审核确认后,可选择专门接收外地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蓝天学校、蓝天二中、玉泉路小学、麻峪小学或民办学校就读,也可根据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自行联系学校。
石景山区教委表示,申请在石景山区借读的学生,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接收借读生管理的通知》(京教基〔2002〕36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办理手续。(新京报记者 杜丁 王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