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北京大学官网发布通告,公示了124家网站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假冒北京大学名义开展教育培训宣传。此次公布的124家网站大部分名称中含有“北京大学”“pku”字样,其中近半为打着北大旗号。近百家网站冒名北京大学开展培训的现象令人匪夷所思的同时,仍有一批不良培训班,打着“名校名师”“一对一教学”的旗帜诓骗消费者。”
教育资源稀缺成主因
原本最受孩子们向往的暑假,却在悄悄成为孩子们的“第三学期”。《生活时代》调查发现,近半个月以来,培训班的火爆程度迎来全年最盛,街头散发的传单、贴满小区的海报、各种媒体上的暑期班信息,犹如决堤的洪水涌入家长和孩子们的视线。看似“百花齐放”的培训市场在家长们看来好似“雾里看花”,暑假培训市场每年都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所有培训机构眼中的大蛋糕。海淀区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都是热门科目,从中高考到现在,每天都有上百名家长前来咨询、报名,目前已有2000多人报名学习英语,囊括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现在大多数班的名额已经报满,只能不断增开新班。
除了补课和特长培训班,雅思培训等教育班也炙手可热,另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报名人数至少要比去年上升20%,其中很多都是高一的学生,因为雅思成绩有两年的有效期,高一的学生来学,正好可以为将来的高考和留学做两手准备。”今年暑期班的咨询量和签约量都要明显好于预期,尽管初三学生不能参加雅思考试,但很多初三学生的家长还是“未雨绸缪”,想让孩子提前感受一下雅思考试。
此外,特长班报名也很火爆,家长们普遍认为短期的速成班能够让学生在暑期内增加一项技能的同时,还能避免学生在暑期间无所事事。
市民朱先生为了让更多家长找到合适的培训班,开设了培训班梳理平台,在规划过程中,他发现,我国在教育培训方面统计并不规范。朱先生介绍说,目前市场的教育机构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资质的学校,还有一种就是培训班,而后者市场占有率很高,最初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几个不同学科退休的教师在一起开设的培训公司和机构,这类培训机构是具备教学实力的,在家长圈子内也较为容易受到认可。还有一些培训班就是所谓的滥竽充数的。不论哪一种形式,现在都没有完整系统的数据统计。
“目前家庭对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家庭支出的35.2%,这种支出的性质是刚需性质的,一旦这个家庭的收入有所减少,那么所缩减支出的方面首先是消费品而非教育支出,所以教育支出弹性是很小的。”朱先生说。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心理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刘琳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认为,家长给孩子选择培训班,不排除有攀比心理,除此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出于当前优质教育稀缺的现状。“对于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我们仍然处在一个学生多、老师少的阶段,无法完全实现小班教学、因材施教。”
培训班玩花样 消费者难抵挡
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培训机构对“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宣传也较为集中,家长们普遍认为“吃小锅饭”,一对一强调个性化辅导,更适合那些特别需要老师关注,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基础知识薄弱,某个板块最近没有跟上学起来比较吃力、学习特别优秀大班课小班课都吃不饱、有单独的目标比如针对某个竞赛某个短板需要提升等情况的孩子,此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考察要很全面,家长要全面了解老师的教育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和经验,教学特点和擅长等等。刘琳琳表示,“现在仍然有很多家长盲目认为,收费高的一定是最好的。实则不然,在选择一对一的老师方面一定要遵循匹配的原则。比如说有的家长倾向于选择一个相对保守具备多年一线经验的老教师,如果孩子是特别外向,则喜欢比较年轻、教法比较生动的老师。所以对孩子和老师,需要进行双向评估,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老师。”
此外,课外兴趣班也是暑期家长关注的重点,钢琴一个月速成,英语口语30天无障碍交流,仅仅一个暑期,就能让孩子具有特长。这些宣传令不少家长心动。然而笔者走进丰台区一家钢琴速成班发现,所谓的“速成”仅仅是教会学生弹奏几首曲子。但当笔者询问钢琴指法和弹奏基础等相关问题时,该钢琴班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涉及”。
针对速成班问题,刘琳琳表示,从表面上看,速成班具备时间短、方法多、知识点密集、效率高、效果好等特征,但是从长远来看,长期选择速成班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孩子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就好比耕耘,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了大量化肥、激素、催熟等药品的植物、动物,的确生长周期短,能够快速收获,可是它的色泽、营养、味道等的确无法比拟自然生长、符合规律的食物。速成班可以救急,但绝对不能长期服用此类药物。”
此外,笔者还发现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广告语都将“名师”作为宣传重点,当笔者以家长身份询问海淀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关于名师的问题时,销售人员毫不犹豫地回答:“学校老师百分之百是名师,不是名师双倍退还学费。”但笔者追问名师姓名,对方回答说老师很多,具体要看报名的科目,还要看老师的时间具体而定。同时,该销售人员一再表示,现在很多名师班都满了,但也暗示笔者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多加一部分费用帮学生和家长“完成心愿”。
《生活时代》走访过程中,多名家长表示名师概念模糊的问题,事实上,2015年7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禁补令,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严禁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等。对于违反规定的在职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行政处分。而这点也是导致培训班老师更换的原因。
家住朝阳区的贾女士告诉笔者,自己为孩子报的英语辅导班就出现过三次更换老师的问题,她表示,名师是稀缺资源,所以家长对此颇为无奈,因为“很多情况都是无法预知的”。
对此,上述朱先生认为,频繁的更换老师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具有权威的,学生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学习不同老师的教法和风格,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然而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
退费难成最大问题
据了解,市民辛女士家的儿子下学期升学。“学校定了,8月份要进行分班考试。孩子成绩普通,我希望他读重点班。”不久前,辛女士路过一家教育培训机构,销售员热情迎上来,力推小升初衔接班课程。
“对方暗示培训班师资雄厚,有名校退休老师上课。”辛女士动心了,交2000余元定下数学培训课程。回家后细看合同,辛女士发现对名师教学只字未提。“第二天打电话去问,对方解释含糊不清。”辛女士决定退款,“对方态度大转变,坚决不退,说我违约。”
值得注意的是,“退费难”也是当前培训班市场较为集中的弊端。笔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培训班都采用预收费形式,即便很少情况下会明确表示“出现任何情况概不退款”的条例,但是学费有去无回仍然是家长们集中反馈的问题。
当前教育,最重要的方面是帮助孩子发展健康的身心。这是诸多教育心理学专家达成的共识。刘琳琳表示,教育孩子的主体有两方,一个是父母、家庭,一个是老师、学校,老师是有资格证书和定期培训与考核的,可是家长没有。很多人稀里糊涂、迷迷糊糊就成为了家长,‘未经培训’就上岗。很多时候,往往是因为家长的问题,而催生出很多孩子的问题。
刘琳琳向笔者坦言道,“对于家长而言,重要的是必须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明确每个阶段孩子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如果上个阶段有落课,势必影响下个阶段的健康发展。此外。家长还需要通过学习和观察,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明确优势劣势和性格走向。同时,家长也必须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孩子的期待是怎样的,是高还是低。这样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能够保护孩子的天赋才能,又不至于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此外,刘琳琳特别要提醒家长,报班是奢侈品,如果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报班,那很容易在给孩子报班后产生以下两种情况:一种觉得孩子不争气,一种抱怨培训班。家长一定要明确,学习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不可能上几次课,报几个月班,孩子的成绩就能突飞猛进。同时,不要一边给孩子报班,一边怨天怨地,这样只会让培训班的辅导效果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孩子还可能产生厌学心理。报班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做出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