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父母的呵护使他们懒于独立活动、独立思考
本报讯(记者张雪梅)“如今家庭教育中重智力、关心躯体健康,忽视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现象严重。”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的郑毅主任说。他们历时两年,分别对本市900多个正常小学生和100多个智力缺陷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些孩子社会适应问题的发生率为23.4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和营养问题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然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8%到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
这次调查主要从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和个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入手。结果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行为怪异。他们不能适当控制食欲、适量进食;在活动中不守秩序,如不按自己方式玩就大吵大闹;不考虑别人,弄得公共场所温度对别人不舒服(如:开、关门窗或使用空调);不能与别人分享成果。
现在的人们比较关心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而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殊不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与智力并不完全平行。也就是说一个聪明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不见得强。这会对其成年后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这次调查中还发现,尽管北京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问题突出,但此类问题却没有完全表现出来。郑毅主任认为这与绝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度保护,独立外出活动少,有些问题没能暴露有关。但不能因此就误认为这类问题不存在。调查中特别显示出北京儿童独立性不如美国儿童,对抗行为和反社会性则比美国少。
据安定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分析:社会活动、独立做事、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和心理教育都是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他们强调,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北京晚报》2001年11月0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