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素质教育 > 各地措施
江西:从课程改革入手为素质教育助力
2001-08-27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领导小组

字体大小:

  【摘要】三年来,江西省本着“真实试验,完整反映”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对新高中课程进行全面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在试验中,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素质;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及心理品质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建立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模式;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江西省高中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1997年秋季,根据国家教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省与山西、天津一道,作为首批三个试验省份之一,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试验。三年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下,在专家组和人教社的大力支持、指导、帮助下,全省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的同志,以及各普通高(完)中学校的领导、教师,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奋力开拓,不断创新。今天,我们终于顺利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达到了试验之初省教委提出的“真实试验,完整反映”的要求,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肯定、认同与好评。

  一、抓住机遇,审时度势,主动承担试验任务

  教育作为明天的事业,要有前瞻性的思考。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构建高素质的基础教育,造就一代能承担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的四有新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是原国家教委组织数百名专家学者,历经八年研制完成的。它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在当今较为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指导下制订的,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其中有许多跨世纪的思考。参加新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无疑是江西省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但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同在,成功与风险共存。省教委领导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在广大教育行政干部和高中教师的支持下,以对江西教育极负责任的态度,慎重地下定决心,申请参加试验。

  二、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做好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普通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它既与义务教育相衔接,又与高等教育相衔接,是关键而又敏感的学段。多年来,高中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教师、学生不堪重负,学校缺乏生机活力,改革在这里举步维艰。进行高中新课程试验,课改进入这块“禁区”,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议论纷纷,沸沸扬扬;师生困惑,家长疑虑,校长忐忑,社会关注。

  为了帮助社会各界了解试验,打消疑虑,给课改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在试验前期,我们精心准备,周密部署。总体工作思路就是“舆论宣传领先,组织制度保证,师资培训开路,办学条件落实”。

  (一)广泛学习宣传,更新思想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搞好试验,关键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因此,在试验之初我们以转变思想观念为根本,把加大学习、宣传力度作为试验的首要工作来抓,做到“教育内外结合,形式手段多样,宣传不留死角,重在宣传效果”。一方面,立足教育内部,面向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和教师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大家通过学习、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消除疑虑与担心。另一方面,为了给试验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我们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了解试验,支持试验,配合试验。

  (二)建立相应组织,制定有关规章

  为保证试验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加强了课改工作的领导力度,提出“行政、教研并举,组织、制度落实”。在组织保证方面,行政这条线,成立了省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省教委主任担任组长,省教委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试验工作统一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资料通联小组。与此相对应,地、校二级也成立了试验工作领导机构。业务上,省、地二级教研室成立了试验工作指导小组,各学科成立了学科试验研究小组,并建立了定点定员联络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加强指导研究。

  为了加强管理,指导试验,省教委下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指导意见。主要包括《关于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西省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的通知》《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确定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样本校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西省普通高中开设任选课与活动类课程指导(试行)〉的通知》《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科研工作的意见》等等。

  (三)加强队伍建设,搞好培训工作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次新计划、大纲和教材从教育思想、学科理念、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变化。为了使我省2万多高中教师更新观念,准确把握新方案的精神,我们在三年试验过程中对教师培训工作紧抓不懈,从时间、要求、任务、方式各方面都作了较周密的安排。

  (四)努力克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

  新课程计划加强了实践和实验,并且要求开设活动课、任选课,这样对学校的硬件设备、场地和实验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适应不了试验的需要。为了保证试验顺利进行,我们要求各地各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各校以试验为契机,自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了图书馆、语音室、计算机房、音体美教室、实验室、电化教室以及体育场地等。特别是许多学校为了保证“两课”的开设,设法开辟了选修课、活动课等活动场所,添置了许多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器材设施。省教委教育技术装备站按要求对新高一年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及时予以配备。

  三、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全面落实新课程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高中课改试验实质上是高中学段的一次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试验初,我省实施新课程计划碰到了许多矛盾,如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观念、新的课程结构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内容多与课时少等矛盾。我们通过分析、研究,认识到新课程计划是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学科类课程占总课时数的90.1%,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活动类课程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在试验中抓主要矛盾、决主要问题。

  (一)强化教改意识,优化教学过程

  1.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各校注意在高中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如萍乡中学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搞好课改的奠基工程,列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师能、师技水平。主要措施:一是组织教师技能和教学竞赛;二是学习培训;三是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四是互相交流,各教研组及学校的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每学期达100多节;五是给中青年教师压重担,把他们推向教研教改的前沿,使他们成为全校乃至全市的学科带头人。

  加强教学指导和研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试验初期,省、地都成立了各学科研究小组,负责对本学科的试验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对本学科的新大纲、新教材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并分学期制订了各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负责解答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规划和参与本学科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好本学科试验工作的阶段性和终结性总结等,有力地推动了试验的进行。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新大纲和新教材的新体系、新思想、新方法、新要求和新特点,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各学科加强了新大纲和教材的对比研究工作。一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对比,把握新大纲新教材的立意和取材角度;二是从知识体系上进行对比,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三是从能力和技能上进行对比,研究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

  省、地、县、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帮助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省里抓了“三优”工程,即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质课的评比;地、市开展了集体备课、说课、送课下乡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学校都加强了教研组的备课活动。此外还开展一些专题性的研讨活动,针对试教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共同攻关。如宜春地区注意抓分片交流,全区10个县市近50所高中分四片建立了试验交流网,适时沟通,推出经验,交流工作方法,研讨问题;万安中学开展了“典型引路,先进搭桥,全员参与”的全校性整体教研活动,形成了自己“三个层面”的教研特色,即常规研讨活动��专题探索活动��全局强化活动,并体现一个“实”和一个“活”字;乐安二中改革听课制度,改定人听课为抽签听课,改定时听课为随堂听课,改听后评课为听前评课,一方面促使了教师认真备课,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2.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各校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研究学习心理与学习规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学习。不少学校开设了“学法指导”课,指导学生遵循学习基本规律,做好预习,科学听课,及时复习,认真作业。如南昌二中从六个方面来优化教法,指导学法。

  二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理、化实验中,注意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政、史、地等学科的教学中注意加入社会实践的内容,使学生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加强。

  三是培养写作和英语口语能力。语文教师采取日积月累,每天写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角色表演活动,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万载中学开展情商教育,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使学生真正认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从中受益。由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发展,课时虽然没有增加,但教学质量却稳步上升。

  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建立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模式。

  针对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各校、各学科都能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核心,积极开展了适应新教材教学模式的研究。如临川中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点拨、辅导,以此为基础确立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知识感悟+学法体悟+思维试验。

  4.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许多学校加大了投入力度,建立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以及校园局域网,装配了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平台、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师课件制作中心。除加强硬件建设外,各校还注意加强软件建设,组织教师培训,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教学效益。在试教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采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在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努力学习课件制作技术,积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为学生全面自主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5.研究制订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课程评价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高中新课程方案是一个多元的课程结构,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易于操作的评价系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成才将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也能为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为此,不少地市和学校在试验过程中开展了评价体系的研究。如九江市各学科都开展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制订了较为详细的评价标准及评分表,并在实践当中进行验证和完善;萍乡中学、芦溪中学注意构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从实际操作中扭转“一卷定乾坤”的应试倾向,对学生当前各方面素质情况给予客观科学评价,对未来发展予以指导、引导,鼓励学生从德、智、体诸方面建构自我,完善自我;万安中学开展“QM教学效益评估法”研究,提出了“全程立体,模糊量化”的评估教学效益的方法,并制定了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量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通过了省级课题验收。

  (二)攻克课改的难点,搞好“两课”建设

  在课程结构中增加活动类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特点之一。活动类课程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完善教育体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能力和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加强指导,建立网络,提供保障。

  在试验之初,省教委制订下发了《普通高中任选课与活动课开设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对两课开设的意义、原则、类别、开设方式及课程求作了原则上的指导,帮助各校进一步认识活动课的本质,更好地开设“两课”。为了开好活动课,建立了省、地、校多级的教研网络,省、地两级配备了专(兼)职的教研员,各高中校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两课”的建设。

  2.引进教材,培训骨干,全面铺开。

  在开设“两课”之初,一无教材,二无资料,为解决燃眉之急,我们采取从外引进的办法。我们从上海市现有的100多种教材中,结合我省实际筛选了30多个品种向全省推荐,使学校能及时开出较多的门类供学生选择。

  为了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1997年底省教委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全省“两课”培训会。邀请有关专家到会作报告,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结合实例进行辅导;各校之间还交流了体会和做法,与会代表均感到收获很大。各地市也开展了一些小型的培训、研讨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出一批骨干,他们在推动本地、本校的“两课”开设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3.全面调查,编制菜单,分类指导。

  为了全面了解全省开设“两课”的情况,我们在1998年开展了“活动课、任选课开设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各地、各校开设“两课”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编制了《江西省普通高中活动课门类设置表(菜单)》(见下表),反馈给学校,供学校相互借鉴。

  
  

  4.总结经验,逐步规范,提高水平。

  全省各地、各校在开设“两课”过程中,围绕“两课”管理、考核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铅山一中实行教师挂牌授课,学生自主选修的做法;泰和中学、新余一中实行学生先听再选的做法;临川二中、湘东中学采用学分制考核办法等都对其他学校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两课”,加强活动课教学的研究,探索相应的教学方法、模式,我们结合试教体会,编写了《高中活动课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一书。该书对高中活动课的开设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并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辅活动��主活动��活动评议��活动拓展四个步骤。要求教师的教案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活动过程、活动拓展、参考资料等六部分,并对活动课的管理与考核提供了一些可参照的模式,使各校的活动课开设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经过一段实践探索,我们于1999年下半年开展了“活动课开设示范学校”及“活动课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两课”的开设。这些经验和方法对全省的“两课”教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抓好科研工作,深化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研究是国家重点科研课题,试验的过程也就是科研的过程。整个试验始终在教育部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为此,我们在试验中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增强科研意识,努力把试验纳入科研轨道,做到以科研促教改,向科研要质量,增加试验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并注意加大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使科研走上规范化、常规化的轨道。

  1.抓好课题规划,组织课题申报。

  省教委制订下发了《关于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科研工作的意见》,出台了试验科研工作方案和课题指南,以及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各学科也确立了本学科的课题研究项目,与试验同步实施。同时,聘请江西师大、省教育学院、省教科所的专家教授和中学特级教师组成专家组,具体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地、市、县、校申报课题。第一批课题申报的项目就达300多个,这些课题包括对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的研究,不同办学模式的课程结构与设置的研究,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条件研究,活动课与任选课的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问题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高中学生素质的研究,有关教研工作的研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等。

  2.配合专家调研,做好样本测试。

  为了对试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定点取样,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纠偏,以点带面,指导全省新课程方案的试验工作,省教委在试验前确立了一批样本校(班)。按照全省高中学校数的10%比例,遴选出40所不同办学模式的试验样本校和一批样本班。为了支持样本校的工作,省教委划拨一定经费解决一些必要开支,同时在高中会考中给予优惠政策。为了使样本校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1997年9月,举办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样本校科研工作培训会,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学,使各样本校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科研和统计的方法,保证了试验情况得到真实反映、真实记录、真实体现。

  样本校(班)除要求带头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外,还承担了大量测试分析工作。配合课题研究在各样本校(班)进行了多项问卷调查和资料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工作,为试验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每年学期末考试采用两省一市统一试卷进行测试,对成绩及时、认真地进行了统计、分析,如期上交质量分析报告。当我们发现测试卷偏易时,又对试卷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难度和区分度,安排了附加题,提高了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四、观念更新,能力提高,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怎样才能使学校发生变革?”这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提出的问题。高中新课程试验的实践证明:课程改革能推动整体改革,使学校教育产生深刻变化。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确实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切入口。

  三年来,我省高中试验工作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下,在人教社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

  (一)圆满完成了试验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丰富的典型经验和成果

  根据原国家教委对试验提出的要求,我们把验证新课程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检验大纲和教材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实效性作为试验的重要任务。三年来,我们按照新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课程设置,为课程计划的修订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同时,通过各学科的试教,也为完善大纲和教材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1999年3月,省高中试验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征集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阶段性成果的通知》,其目的是将在试验中有较高理论水平,形成一定模式,具有改革创新意识,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成果总上来。据初步统计,报送省里的文字材料(论文、教案、研究报告)近2000篇,教具模型300余件,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200余盘,各类测试卷1000余份。1999年底各学科还组织专家进行了初评,并将评审意见反馈给作者,以进一步修改完善,成为三年的最终成果。2000年上半年经过终审,共评出一等奖257个,二等奖525个,三等奖879个。

  (二)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干部、教师的教育现念得到更新,执行新课程计划的自觉性增强

  教育观念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试验中,通过接受培训和学习,尤其是参加丰富的教学实践,广大教育行政干部和学校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有了很大转变。大家充分认识到,成才并非只有升学,教学质量也不能仅用升学率来衡量;实现高中培养目标需要的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理论和实践、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开放的一体化教育网络。高中教育不是为了淘汰和选拔,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全体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样本校是我们高中新课程试验的一支骨干力量,在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提高办学质量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如景德镇一中、九江三汊岗中学、南昌实验中学、余江一中、信丰二中、樟树三中、南昌十中等一大批样本校领导重视试验,积极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严格按照新课程计划开课;乐平三中原来是一所普通中学,成为样本校后变压力为动力,学校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学科研都取得很大成绩,为此,被市政府批准为市重点中学;九江三中为了更好地执行新课程计划,提出了“试验性、示范性、有特色、高质量”的办学目标。

  在试验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试验先进学校。如玉山一中、高安中学认识比较到位,自觉性较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有关纪律、规章,坚持节假日不补课,确保教师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客观上也起到了核心辐射作用。

  (三)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和全面素质得到发展,负担有所减轻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组,通过对两省一市各试验样本校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如下一组数据,我们认为是客观的,也符合我省实际。

  
  

  任选课、活动课的开设,适应了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负担得到减轻,又为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通过实施新课程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玉山一中的学生说:“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潜力可以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新课程比较注意与实践的结合,对平常的学习是一种促进。活动课锻炼了我们的胆识,尤其是我们来自农村的同学心理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我们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南昌十中的学生说:“通过活动课、任选课,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上学科课时总觉得太浅,吃不饱,活动课、选修课犹如雪中送碳。”

  (四)通过抓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正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师的素质。试验不仅促进了广大教师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南铁一中、宜春中学、赣州一中、崇义中学、广丰五都中学等许多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之中,试验给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教学才能的舞台。教师们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具有较高思想业务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的高中教师不断涌现出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