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评论
路一人类在学习上已经被迫“早熟”了。学习的沉重压力已经无情地向幼儿逼来。升学的角逐已经由高考转向重点高中的竞争。甚至是重点初中的竞争,人生命运的搏击已经过早地压在了这些还稚嫩的肩膀上。
因为这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入学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可以到达40%,个别省份甚至可以达到80%左右(如北京、上海)。但是中考的录取率却只在15%左右,这样造成孩子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有的家长说,考上了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就等于迈进了大学里的一条腿,这话没错。由此可见迈进第一条腿的难度要比把第二条腿也跨过去难度要大得多。
所以现在中考的竞争要难于高考,因为上了重点高中进入大学校门就八九不离十了。可能只有在中国才会因为历史原因有中小学校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直接的来源是“文革”中全国中小学校教育体制的瘫痪。而后创办重点大学、中小学是邓小平重整教育河山的一个重要思路。这种做法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在短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很多改革开放时代的精英都出身这些学校。但是随着社会办学环境的变化,这一做法已经显示出了很多负面作用。
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它更应该关注人的发展的主动性与整体性,关注人作为个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社会工具的培训;关注在充分开发个人潜能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将之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这种意义上,所谓重点的区分是一种人为的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
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造成部分学校各方面都优于非重点学校,更因为马太效应,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趋于失衡。这样人为加剧了学生以及老师间的不平等和心态过早分化,从而助长了应试教育的推展。为了6%的学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9%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跟着高考指挥棒,91%的学生过早地被淘汰或抛入了候补淘汰的队伍。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培养精英,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人为的区分,破坏了基础教育的规律,也扭曲了义务教育的性质。
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的合理选择应该是:扩张,巩固,提高。学生人数的锐减,使得基础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成为可能。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富裕的教育资源。这样就会把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鸿沟逐渐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