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往往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难以“全面”。
本报开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专栏后.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给我们打电话、发邮件,反映了他们遇到的困惑。面对来自社会方方面面价值现念的冲击,面对受教育群体的成长与成才的明天,他们对待“减负”有忧虑、有无奈,也有着深深的期待……
【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
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0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和(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
知》。
【现象】
学生们累得都不会玩了
我先后在两所镇中学做过教师,学校实行的都是封闭的、半军事化的管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全天候贴身监管,有的班还下了“禁球令”,学生们也因此养成了“不会玩儿”的毛病。除了夏季,学校的午休时间都成了自习课,而对初三学生,晚上还有4节辅导课。教师们在这期间走马灯般地进班辅导、讲课,对学生轮番“轰炸”。至于周末和节假日。初三学生更难得享有。
这样的学习压力。令一些学生不堪重负,有些学生选择了辍学。而教师在给学生加压的同时,其自身也备受“折磨”。我们当地教师的工作绩效考评,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名次在前的有奖金,倒数的甚至要被罚款。也许只是一分、半分之差,就决定了这位教师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只有名列前茅,你才是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眼中的“好老师”。
其实,学校这样做也很难。我曾听校长说,如果学校排名靠后.校长参加中考总结只能往后坐。学校同时还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家长们只要听说邻近哪所学校多考取了几个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学生.就会带着孩子去择校,将学校的生存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
(江西某中学教师张鑫)
不抓紧怎么跟别人竞争
我一直在后悔,5年前只图孩子上学离家近,将孩子送到了这所小学。孩子上学后,倒是真轻松,下午不到4点就放学,作业也不多,一个小时内准做完。我心里一直犯嘀咕:这样下去.孩子的心还不玩散了啊!
孩子班上不少同学都报名参加了课外补习班,我们也不能落下啊。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就制定了“加餐”计划,每天除了家庭作业外,我还会额外给他布置一些作业。周末两天参加英语班和“奥数”班,孩子喜欢画画,又给他报了一个美术班,将来万一文化课不行,还可以考美院试试,也是条路子。
孩子一星期七天排得满满的。我知道孩子心里怪我,但我也没办法。孩子将来要考大学,不抓紧拿什么跟别人竞争?我当年学习倒是轻松,父母也没时间管我,就没考上大学。我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谁还在我们这小地方呆着,都混得好着呢。
作为家长,我也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所有的学校都能达到一样的教学水平,如果所有的孩子都不上课外辅导班,我也给
他停。让他痛痛快快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辽宁某小学学生家长高洁)
【调查】
上海1/3学生作业“超时"
2004年11月、2005年4月至5月,上海市教育信息调查队分别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状况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作业量进行了有效控制,但作业“超耐”现象仍有发生,小学一年级超过30%、五年级超过35%的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时间超过一小时;初二超过30%的学生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初三12%以上的学生在三小时左右。
第二次调查发现,与半年前相比,小学、初中学生有比较充足睡眠时间的比例有所提高。对平时作业负担感觉“很重”、“比较重”的总和为7.34%,感觉“还可以”、“不重”的总和为91.04%。但部分初中学校加课时问题依然存在,一、六、九年级比例较高。
【解读】
为何“减负”总是事与愿违
“减负”不是新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却往往事与愿违。
之所以这样,我认为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知识的传授,需要大量的灌输、讲解,需要受教育者按照书本和教育者的意图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强调的是思维的求同性。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学生的练习应有限度,但毕竟“熟能生巧”可以有效应付考试,重复练习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即使教学内容减少一半,学生之间还会有竞争,即使学校里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家长也还是会用“奥数”、家教等来填补学生剩余的时间。“减负”事与愿违,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惯性,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更改。
给学生加负,教师也不轻松。学生课业负担轻重与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我国刚刚“普九”,而且整体水平不高。“普九”一个重要内容是师资要符合和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但当前这方面差距很大。能够想象,当教师面临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希望甚至是无限责任的情况下,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充实和提高自己?在许多方面条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况下,教师用最为朴素的“熟能生巧”来应对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似乎是一种无奈下的必然。
此外,在讨论“减负”话题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点,不同地区、不同学习能力学生所承受的课业负担和所感受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教复式班或者包班.学生课业负担轻,而对此大加赞扬;也不能因为部分学生需要花较多时间学习,就认为学生负担普遍偏重。
“减负”牵扯出的是一个复杂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简单地做几个小时作业的问题。既然我国的国情和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然会出现这种现象,那么我们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从千头万绪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理性的态度。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王荚君)
【观点】
作业未必多多益善
学生学业负担到底重不重?一些中学生说:“天天布置那么多作业,做到夜里11点钟还做不完,负担当然重。”学生将课业负担重归咎于教师可以理解。但教师觉得自己这样做也是出于应试的无奈,出发点是好的,“做总比不做好,多做总比少做好”。
其实,“多多”未必“益善”。据《科学》报道,研究显示,在日本、捷克和丹麦.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相对较少,而学生的成绩却很好。而在泰国、希腊和伊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非常多,学生的平均分却非常低。反复学习并不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家庭作业过多.考试分数有可能还会降低。越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家庭作业负担越重,因为在这样的家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国外研究结论。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但不少教师就是不信科学研究结论,只信“过去”的做法。成绩上不去,一味增加学生的作业数量而不重视教育质量,结果适得其反,往往是学生牢骚满腹,师生关系紧张。进而产生抵触心理,成绩自然上不去。可以说,教
师不信科学。导致学生成绩不能提高,是“减负”问题不能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应该先自我反思。而非一味怪学生不努力学习。21世妃,教师已经无法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和现念左右学生,相信科学才是正确的育人之路。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副所长凌兆福)
负担源于整齐划一
我们的学生负担到底重不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学校家庭作业的推荐时问是:四年级以下30分钟,五到六年级45分钟到90分钟,初中和高一90分钟到120分钟,高二以上年级120分钟到180分钟,显然美国成绩优秀学生的课外时间也并非以玩为主。把上述推荐时间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对比会发现。我国小学生作业量明显偏多,而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则基本适中,初三、高三明显偏多。只是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初三、高三竞争提前的现象,学生的负担开始贯穿于中学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说到素质教育,有人就会联想到减轻学生负担,仿佛学生负担一减轻。素质教育就水到渠成了,其实未必。教师不布置难题。作业量严格限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优秀学生的思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与吃苦精神还要不要?学生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心会不会渐渐丧失?因而,形成学生过重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根源是.家长和学校实际上在对每一个学生作同样的要求,而有些学生认为要求还不够高,其他学生在心理上责难以承受!我们的教育没有、也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来设计,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却驱使学校不得不让学生都为同样的目标做着同样的事!当上大学并非是就业唯一的出路时,家长的心态、学生的负担才套归于正常。
(四川省西昌一中数学高级教师江强)
“减负”要从课堂做起
造成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教师是不是有一部分责任呢?课堂教学有没有问题呢?学生的课业负担究竟与教学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其实.很多人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总是习惯把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这样就意味着,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反之,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
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天平的正确放法应该是:将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放在同一个托盘里,另一托盘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致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是成反比关系的,此时,教学质量越高,学生课业负担就越轻,学生课业负担越重,教学质量就越低;如果师生通过努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就套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也就会减轻以至于没有课业负担。
由此看出,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湖北省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邓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