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家长人数在增加
■约半数青少年在创造性思维上存在障碍
■教育体制对创造能力培养仍有较大制约
第三次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结果4月28日正式公布。调查显示,随着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大约1/4以上的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得了学生的好评;能够在大学校园里上网的学生已达84.1%,与发达国家的比率基本相差无几;家长对子女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的比率也从1998年的38.4%,增至2002年的52.7%。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自1998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现状社会调查和对策研究》的主要构成部分,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所大学、91所中学,发放问卷11730份,有效答题卡为11627份,有效率99.1%。
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人数大幅减少
与2000年相比,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青少年人数有所减少。如表示“本人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不关心这个”的被调查者从2000年的17.4%减少至7.1%;认同“发明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的被调查者从2000年的24.7%减少至6.3%;而赞同“创造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的被调查者则从2000年的60.1%上升至65.1%;认同“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被调查者从2000年的57.5%增至75.1%。
这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不再感到困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次调查表明,超过半数(52.9%)的青少年表示“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注意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但也有少数青少年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备感压力,因而对人生和社会均持消极的态度,值得注意。
1/4以上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学生好评
中学教育观念落后的状况已有所转变。认同中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像、记忆、思维等方法”的被调查者,已从1998年的34.8%,增至2000年的47.8%,又升至2002年的66.5%;表示老师在实验课上“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1998年为41.3%,2002年与2000年的45.0%相比,又增长了8.8个百分点;而认同“部分教师已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将小组讨论、提出开放性问题(没有惟一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等引入课堂”的被调查者为57.5%;肯定“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使用幻灯、录像、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以辅助教学”的被调查者为49.1%,与1998年和2000年调查相比均呈上升趋势;大约1/4以上的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