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小学社会课程在国外课程发展史上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我国开设小学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新尝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通过对小学生学习社会课现状的调查研究,社会课课堂教学逐步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关于小学社会课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初步思考。
主题词:社会课 适应社会课程
社会课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培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创造社会的初步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社会课程的开设,体现了社会学科各相关科目整合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社会课程注重以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出发点,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小学社会课从1996年至今,在北京市仅仅经过了3年多的实践探索,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课教学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更具有现实的意义。为了深化社会课教学改革,我们试图从小学生学习社会课现状的反馈中,思考课堂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期获得全国社会课教学同行富于联想和有创意的回应,推动小学社会课教学改革深层次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社会课是1916年在美国首先开设,随后,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实际,也相继开设了不同教学内容的社会课程,至今社会课程在国外已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我国曾在1924年根据当时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在初级小学增设社会课程,1929年,又把原来的高级小学的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课程,1931—1949年,由于战乱不断,出现了有的地方开设社会课程,有的地方开设历史、地理课程。①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是我国开设社会课较早的地区,其它省市的社会课程自80年代中期开设运作,90年代初才形成了由原国家教委统一编制的《社会教学大纲》,标志着社会课程建国后首次在大陆开设。虽然社会课程在港、澳、台地区开设的比较早,但由于它们与大陆联系的特殊性,至今我们收集到的是有关社会课程教材方面的研究,有关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尚没有捕捉到,以至于知之甚少。
美国虽然是社会课程开设较早的国家,日本受到美国的影响,40年代也开设了社会课程,但有关社会课程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通过社会课程做到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的统一,始终是各国社会课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近年来,尽管世界各国教育传统和社会制度各有差异,但面对21世纪新型人才的激烈竞争,纷纷制定本国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方针。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重视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从改革的目的上说,都力求努力提高本国人才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教育改革的动力上看,都对新世纪存有共同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从90年代以来,日本就把“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日本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第15期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审议报告(96年)将生存能力的培养作为今后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生存能力”被解释为“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强调集体中的生存能力,共同解决集体的问题,在集体中每个人要有自己明确的思想和立场,并能在集体面前表达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包容各种不同个性的集体,使每个人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②依据“生存能力”的培养目标,学校在教育和教学上也进行了同步的调整和改革。如从知识的灌输型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和健身,使学生全面发展,对现行教育内容进行压缩精选,建立适合学生掌握的教育课程体系,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入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等。
英国在教育改革的议案中提出,要加强道德教育,使所有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塑造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与伦理道德。同时,教育科技部更名为教育就业部,主要便利于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教育。
美国在《美国的潜能—人》的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培养人,意味着培养人们不仅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局限,而且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关心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由此不难看出,世界各国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中,都始终强调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注重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教育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能够步入社会、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地基础。这种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
目前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又是什么样呢?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孩子们在成绩需要、自我接纳、个人道德、认知需要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缺陷。③他们从小生活在“4+1”或“2+1”的家庭环境中,被过度地溺爱、保护和骄纵,攻击性强,勤劳节俭差,独立性、意志力较弱,学习动机扭曲。由于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从过去的“大杂院”搬进了“水泥森林”,单元楼房的彼此封闭,相互隔膜,使儿童从小缺少同伴群体的交往与合作,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表现为彼此孤立、相互排斥。近几年,自杀,这个一直困扰成年人的世界问题,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成为危害我国青少年群体的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每年估计死于自杀的人数,已达到100万。我国每年20万人自杀人口,占世界的1/5,而15—35岁的人群中,死亡的第一原因便是自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④可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影响着学生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粗浅地认为,社会课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注重现实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衔接,纠正脱离学生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种种偏差;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的自我教育,避免德育的单纯说教;注重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的真谛,获得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注重通过活动和学习合作,逐步形成学生的自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些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