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教学研究 > 数学教学
“过程学习”教法实验简报
2001-09-30    肖 健 王学山

字体大小:

     摘 要 “过程学习”是美国8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由于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得到广大教学同行的认可,并广泛付之实施与实验。本文是蚌埠二中通过初中、高中两个阶段,五年对比实验的一份“过程学习”教法实验简报,就此项教法的理论与认识,实验情况与实验结果,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我们课题组从1994年开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过程学习”的教法实验,五年来经过初中、高中两个阶段探索实践与对比实验,取得了不少体会和成果,现将实验状况简报如下:

    1“过程学习”教法实验的理论要点

    美国教育家在80年代末提出了“过程学习”的理论,其理论要点是:“过程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各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讲,过程学习,就是方法学习”[1]。我们认为,过程学习的理论还应拓宽,“在重视学习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通过外显的认识,借以提高“方法学习”的效率。过程学习的程序、内涵也应拓宽,应将“结论过程的研讨——得出结论”这一学习过程加以延伸,在得出结论之后,还要将结论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对“过程”和“结论”的进一步理解。其模式可以概括为“结论过程的研讨——得出结论——融会贯通——加以运用——加深对过程研讨的理解”。

    实验中我们深深感到“过程学习”教法应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竭力提高学生求知欲、求成欲、互助欲,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活动的机会,处于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状态。

    2“过程学习”教法实验情况

    在教师与学生水平均较接近的情况下,实验班用“过程学习”教法进行教学,对照班用一般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材是统一的,进度是一致的,测试卷是相同的。

    实验班的教学方法——“过程学习”教学法。在教学实施上大致分为六个环节:

    设置情境——探索结果——归纳结论——引申拓宽——效果反馈——及时调节。

    2.1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有强烈的、明确的学习动机时,就能产生坚定的意志,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过程”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突破口,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设计成生动、切题的问题或活动,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上。

    2.2重视过程学习,探索结论的形成

    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在学生求知欲正浓,探索欲正旺的时候,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一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障碍,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架桥铺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这是“过程学习”的重要环节。由于我们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实验班学生思维灵活、新奇、求异,长期扎实的训练,他们能把孤立、游离状态下的知识、方法进行积累、归纳、串通、灵活地选择思维发散点,并掌握多种发散方式,数学素质提高较快,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进一步提高。

    2.3 引申、拓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准备一些有梯度的习题,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某些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化,引申或拓宽,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即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不变的)。

    同时,这可以通过学生自拟习题,互相出题,以检查学生对结论形成的过程是否明确,彻底改变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

    2.4归纳结论,使知识系统化

    组织学生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一般的结论。教师应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揭示所得结论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联系和作用,以便灵活地应用它去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反馈学习效果,更多了解学生

    过程学习重视教学信息反馈,在教学中,要通过巡视、提问、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质疑与解答,把一些隐蔽较深,不易被发现的问题或普遍易犯的错误通过质疑与反馈达到明确认识,引导同学走出误区。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作最优化控制。

    2.6 调节矫正,保证效果

    在每一单元结束时,要及时进行“阶段过关”检测,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以便教师对教法加以适当调节与改进,对已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可进一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自己练习,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矫正性辅导,帮助他们过关。

    以上六个环节,相互联结,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材特点有所侧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3“过程学习”教法的实验结果

    3.1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过程学习”的教法实践,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明:实验前后,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由22.5%降到5%,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由15%提高到57.5%。实验班与对比班相比较,对数学兴趣浓的各占97.5%与86%。

    3.2 提高了差生与学生总体的学习成绩

    不少原来数学差的学生,究其原因多数是学习方法不当。现在,由于改进了学习方法,学有所得,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了成绩,克服了两极分化。据统计,1995年中考数学成绩与1998年高考数学成绩,实验班及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各为82.5%与88%(对比班中考、高考优秀率各为58.4%与67%,另一所市重点中学各为29.2%与39%)。

    3.3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少以往“以听为主,力争听懂”的学生,通过这阶段实验,绝大多数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成绩有了稳步提高,有的学生甚至成为数学的优等生。

    3.4 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随着实验的进行,过程学习使得很多学生都愿意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走上讲台,谈自己的见解;在解题中不满足于一种解法,争相寻求最优化的解法。主动阅读课外参考书,在省级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1995年省级初中数学竞赛,在实验班40名学生中,参赛人数为20人,获奖率达80%(对比班获奖率为22.5%)。1997年考入少年班学生有8人。高中数学竞赛6人获奖。1998年高考本科达线率为94.3%,重点院校达线率为91%。

    3.5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习成绩比较

    “过程学习”教法通过教师引趣、设问、置疑,学生课堂反映有较明显差异,每节课结束后,学生常仍沉浸在问题的反思中。学习成绩也随之明显出现差异。以实验班与对比班的中考成绩相比,及格率各为100%与88%,优秀率则差别更大,各占88%与67%。

    3.6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思维能力测试比较

    中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即用新的思维活动创造新的思维产品,它包含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从培养学生能力来讲,发散思维尤为重要。若数学教学光侧重于模式训练,会使学生思维僵化,学生将来无法面对21世纪复杂风云的竞争环境。而“过程学习”强化了学习过程中本质规律的探讨,让学生体验规律产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规律产生探究作发散性思维。实验班与对比班思维发散能力调查表明、实验班也明显高于对比班。“过程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3.7 实验班与对照班视图能力的比较

    一次测试表明:要求学生在原图形中构建不同题目,实验班可达15个,而对照班仅达10个。

    3.8 学生解题过程中“从重”心理和潜能的比较

    我们曾出了一个平面几何题给学生思考3分钟,然后各找班上公认数学“尖子”回答证题思路与正确解法。再让全体学生思考有无其他方法解题。结果实验班换位思考提出新方法的人约占63%,而对比班仅占36%。

    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潜能估价及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是否满意、对竞争是否有兴趣,我们在实验班和对比班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对数学成绩目前在班中位置不满意的实验班占52.6%,对比班占34%。对竞争有兴趣的,实验班占79%,对比班占66%。说明实验班的竞争意识更强些。

    4“过程学习”教法实验的体会

    通过5年两个阶段的实验,我们认为“过程学习”教法是可行的、高效的,“过程学习”教法适合青少年心理特征与数学学科特点,具有可操作性与迁移性,实验成绩是显著的。

    怎样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怎样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过程学习”教法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实验我们还有以下几点突出体会:

    4.1 素质教育要求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适当渗透“建构”思想,而“过程学习”教法对训练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是有力的、有效的。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其流程图是:物质世界形形色色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产生数学知识应用,通过管理挂靠,完成知识到经济的转换。而“过程学习”教法的六个环节基本上能反映上述数学的本质。“过程学习”教法使学生明了建构就是创造,不少学生尝到这种成功的感受,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4.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完成三个转变 即由个人组合转为师生教学互动;由教师作为正确答案唯一权威转为以逻辑导引与数学验证为标准;学生由机械听记转为积极参与和思维创新。“过程学习”教法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上述三项转变。

    4.3 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我们认为应是导游。应以清晰的思路、精炼的语言、得当的方法,将学生导入数学王国广阔天地。老师要导得艺术,学生要游得积极,充分体现课堂的“互动精神”。教师应该是“泵”而不是“滤器”。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创新。教师应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洪流终身不断充电接受继续教育。

    数学教育理论仍处在襁褓中,60年代“新教”、70年代“回归”、80年代“能力”、90年代“大众化数学”,新观点、新口号不断涌现,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开拓思维、改革教学结构,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积极投入到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中去。(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西尔枭主编。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2 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小组。学会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吴克明,翟大林,孙自珍编著。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4 卢元锴。当代美国中小学教育现状与趋势。中学教育,1995(1)。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