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多些宽容
2009-03-11  人民网  武少民

字体大小:

  恢复繁体字再次成为“两会”热门话题,并在社会上引发诸多争议。大多数人认为,简体字才是“正统”,恢复繁体字则显得有些食古不化,挞伐的文章也多见报刊、网络。

  可以肯定一点,繁体字和简体字各有优点,哪一种都可以使用并传承。试想,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等,文字在不断地演化。相对于今天的简体字来说,那都是繁体字,并沿用了数千年。

  文字是用来表意的,就汉字的造字原理来说,不外乎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等。也就是说,文字应在最大程度上,直观地表达所指代的事物。就这一点而言,繁体字虽然写起来繁琐,却无可辩驳地起到了传形写意的功能。就拿“爱”字来说,繁体的“爱”中间有个“心”字,有心才成爱,无“心”之爱当然令人费解。

  再那“丰”字来说,繁体的“丰”可谓繁琐至极,但既有豆,又有盛满东西的器皿,我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仅从字面上就能明白何者为丰。相反,简体的丰则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三横一竖,写起来简单,但,老师在给学生讲这个字的时候,又有什么可供联想?

  有人会说,文字就是取其简洁,只要笔画不繁琐,容易推广就行了。简体字的推行,的确在普及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那些笔画很多、很难写的字,一夕之间删繁就简,很多人不再视写字为畏途,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其功不可没。

  一个民族的文化,那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固然不只是在文字之中。但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繁体字,若在我们推陈出新地不断简化中,最终成为历史的遗迹,我们是不是有愧于先人,有愧于他们一笔一画刻凿出来的古老文明?

  繁体字的彻底没落,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如今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海外的华人,依然亲近并使用繁体字。香港所有的报刊,港人从小写的字,都是繁体字,但随着内地文化的强势蔓延,两地经贸联系地更为密切,简体字的风行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此时,我们对那些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不应责难,而是要多一份宽容。任何一种文化,要出现断层容易得很,但在断层之后再行补救,就难上加难。从古到今,许多民族的文字消亡,附着在其上的历史也随之湮灭,令人触目惊心。如今,少数人也许还能看懂繁体字,再过十几年、几十年,还会有谁知道繁体字背后那丰满的内涵?(武少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江苏省15名政协委员建议在中学大学推广繁体字
· 河南漯河发文 要求每人认识500个繁体字引热议
· 教育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 “字表”征求意见
· 简化字是中国语文发展的坦途
·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顶尖人才的“顶尖培养模式”什么样
· 教育优先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 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
· 班立桐委员:加大西部地区人才引进与资金投入
· 严纯华代表: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服务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 促进涉农学科交叉融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