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构建有效机制,促进“和谐就业”
2008-09-24  中国教育报  杜天笋

字体大小:

  【关注大学生就业】

  从要素分析的角度来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方主要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政府等。其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高校负责培养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毕业生。只有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表示满意,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状况表示满足,相应的机制能保障良性循环的就业状态可持续发展,“和谐就业”的局面才能真正形成。

  在不少招聘会上,常常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除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就业体制外,更为迫切的,是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机制,尽快形成对各方面都有利、有益的“和谐就业”的良好局面。

  影响和谐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认为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就业的现状,深刻分析与“和谐就业”存在的差距,浙江教育学院日前进行了3项调查:一是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侧重了解影响顺利求职的因素;二是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了解择优录用的标准;三是对往届生的调查,主要了解就业后的感悟和体会。

  在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调查中,共向省内3所高校的899名2008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就个人知识结构与职业需求来看,83.66%的受调查者认为改革学校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就业状况有帮助。

  结合自己的求职经历,受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中存在的障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工作经验问题,用人单位大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而毕业生比较缺乏;二是求职定位问题,毕业生求职的定位不明确或定位过高;三是知识与实践脱节问题,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素质全面,而不少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四是相互沟通问题,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所需职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所知甚少,所学专业和岗位工作很难吻合,又缺乏社会经验,有些方面很难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

  就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标准,对61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显示:100%的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人品,对“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毕业生最为欣赏;有97%的用人单位看重应聘者的团队合作能力;有93%的用人单位认为应聘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它是对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开展有效工作的重要前提;87%的用人单位愿意录用在校学习成绩一般,有一定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此外,调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对140名往届生进行电话访问。

  在回答“你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什么?”问题时,28.74%受调查者认为是社会兼职,25.70%认为是毕业实习,20.08%认为是假期实习,认为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占19.36%,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占6.07%。在回答“你认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办法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40.87%的人认为是在大学期间要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有32.45%的人认为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学校应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有23.70%的人认为要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从3项调查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与“和谐就业”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高校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来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双方还缺乏沟通,有效对接度不够,人才培养的互动双赢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学校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都还有待改进;对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积累,能力锻炼,品行修养,择业心态调整等都有待加强。从政府方面来看,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就业帮扶、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都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消除这些差距,最终实现“和谐就业”,就要不断努力地完善就业机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举办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交流推进会
· 山科大以组合拳巧解就业难题
· 上海发布措施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 北京人大代表多维度了解青年就业现状
· 寻找“错位机遇”并非一时兴起
· 不用单一标准衡量成功就业
· 十部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 聚焦当前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发力
· 看职业院校如何应对毕业生就业“大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