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聚焦“特岗教师计划”:农村教育难题怎样破解
2009-08-04    新华网

字体大小:

  宁夏于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3年来特岗教师从农村教育的“新鲜血液”逐渐成长为“骨干力量”,“特岗计划”破解了农村教育多道难题,改善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有效提高了农村教育整体水平。

  “特岗计划”缓解了农村教师短缺问题

  据了解,“特岗计划”是国家为缓解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短缺而启动实施的,招聘的特岗教师全部补充到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

  与以往教师招聘后马上就是正式教师不同,特岗教师被聘用后前三年工资由中央政府全额承担,三年聘用期满后方可“转正”,对自愿留在本校或其他当地学校任教、经考核合格的,转由当地财政负担其工资,解决编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宁夏共有2932名特岗教师到教学一线任教。“特岗计划”在宁夏农村广受欢迎,缓解了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了教师年龄结构。

  据了解,从2000年师范生停止分配到2006年“特岗计划”启动期间,宁夏一些县市没有新招教师,而随着一些老教师到龄退休,农村教育出现教师短缺问题。为此,一些县市的部分农村学校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以维持正常教学。

  吴忠市同心县教育文化体育局副局长马应才介绍说,2006年以来,全县共补充了373名特岗教师到农村教育一线,今年计划再招聘406名特岗教师,这些教师到岗后,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将大大缓解。估计到今年秋季全县教师仍缺编500多人,再连续补充两年,同心县教师短缺问题有望基本解决。

  海原县贾塘乡贾塘中学校长田彦虎说,学校共有38名教师,其中特岗教师就有11名。“如果不是补充了这些特岗教师,学校当时都没有办法开课了。”

  固原市教育局人事与师资科科长张树宏说,教师队伍最合理的结构是老、中、青比例为3:4:3,而固原市年龄在45岁至60岁之间的老教师占农村小学教师的50%,固原市9000多名农村小学教师中有将近4000人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这些特殊时期做过突出贡献的教师大部分将逐步退休,每年需补充的人员较多。

  据了解,一名合格教师的培养需要花费3年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大量补充特岗教师不仅降低了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年龄层次。

  专业教师短缺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英语课老师“跑教”,语文、数学老师兼任计算机课、音乐、美术、体育课现象在宁夏农村小学中比较普遍。石嘴山市平罗县教育局副局长徐学红介绍说,平罗县59所农村完全小学(含1年级至6年级),只有41名专业英语老师,无法达到1校1师的要求,一些英语教师不得不“跑教”,这个学校教几天,然后去那个学校教几天。全县计算机老师仅有2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而“特岗计划”由各学校上报招聘计划,补充学校急需的教师,缓解了农村学校英语、音体美、计算机专业教师短缺问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今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10.5万名,不限教师资格
· 河北将招聘6000名特岗教师
· 2017年全国计划招聘约8万名特岗教师
· 陕西教育厅严肃处理特岗教师考试题雷同责任单位责任人
· 四川招聘4000名特岗教师 28日起网上报名
· 广西:10年招聘特岗教师4.2万人注入农村学校
· 河南省九成特岗教师期满留任
· 陕西省万余名特岗教师 分赴60多个县区任教
· 宁夏10年累计招聘特岗教师近2.1万名
· 吉林今年将向农村基层学校充实2900名特岗教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