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复读班,“禁令”下的博弈 复读市场姓公姓私?
2011-08-30    

字体大小:

  与众多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一样,晓晓也将进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只不过等待他的不是大一的轻松与新鲜,因为,他选择了复读。手持547分的高考成绩单,晓晓将“回炉再造”的地方定在了临川的一所中学,希望来年北大清华榜上能印上自己的名字。

  晓晓显然不是个案。有数据显示,2011年江西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28.8万人,高考录取率约为80%,照此计算,今年我省应有5.76万考生落榜。若其中有1万名考生选择复读,当年学习和生活费用以1万元为标准,这意味着高考复读市场将有近亿元的收入。事实上,选择复读的学生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有业内人士估算,每年落榜生中约有1/4的学生选择复读,另有一些考得不甚理想的,虽然进了一本线、二本线,但仍会选择复读的路,期望来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

  现状

  公办学校复读班有政策限制无监管力度

  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一些地方公办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复读的现象有增加的趋势,使本来已经短缺的高中教育资源更趋紧张,也影响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通知要求“从2003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2007年,教育部再次强调,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

  事实上,这条“红线”似乎已被公办学校遗忘在了抽屉里。

  今年6月初,一些地方的公办高中就开始着手准备复读班了。高考结束后,公办学校的老师甚至放弃休假到学生家里做工作,劝学生回校复读。更多的学校则在校园张贴招生海报、通知,宣传对高分复读生的种种优惠政策。

  “很多地方都很难做到不招复读生,因为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只信赖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目前还是难以和公办学校抗衡。”一位在公办学校任教的老师这样直言,“即使禁令必须实施,复读班也能够以‘借壳’的形式出现,可以这样说,是市场架空了禁令。”他向记者介绍了几种可以打“擦边球”的办学方式,比如将办学地点设在本校外,师资则主要是本校教师、外聘教师,以及本校和外校的退休教师。这些学校自称教师、校舍都是租用,因此“没占国家资源”。

  一所民办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高考复读学校属于非学历教育,开办高考复读学校需要经过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但细化翔实的具体管理办法很少制定出来,监管便处于虚化,这就使复读市场一直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他认为,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教育培训因为有利可图,越来越成为公办学校争抢的目标,因此禁令,也是干吆喝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复读生平静面对“封杀令” 5年前就曾有此规定
· 拼名校!广东高分复读生比例逐年增加
· 京高招录取工作结束 复读生市场显得异常“冷清”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高等教育应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承担六大任务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 高等教育要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下)
· 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