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职学校发展难题③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怎样“炼”成的
一些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习惯了学科教学、习惯了灌输理论知识、习惯了在“黑板上开机器”,距离实践技能实在太远了些。为什么到了企业就会出冷汗?那是因为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
■刘景忠
刘景忠,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于是,教师的重要性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性,就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
当前,职业学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
1.师范类高校毕业生。这类师资来源当然比较理想,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他们只是接受了教师专业的教育,能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职业学校教师,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2.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生。这是职业学校招聘教师的主要渠道。他们大多没有经过教师专业培训,不具备做教师的基本条件,距离一名合格教师尚有很大距离。但目前这类教师恰恰是职业学校教师的主体。
3.在读本科生、研究生。职业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时,就从高校里聘请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来代课,他们被称为外聘教师。很显然,这些人是外聘的,但不是教师。
4.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被称之为兼职教师。由于职业教育要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兼职教师就成为职业教育的必须。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这样的兼职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而且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比例应该越来越高。建立一支由行业企业专家里手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但目前的问题是,这些行家里手介入职业教育,也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行。不考虑这些人的实际情况,直接让他们登台授课,显然不妥当。经过专门的培训,让他们带领学生练技能、学操作、动手做,是用其所长;直接让他们登台讲课,显然不是用其所长,而是用其所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