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认真学习、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我们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十六大赋予的光荣使命至关重要。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实践的理论武器
江泽民同志反腐倡廉思想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反腐倡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路子,有力地指导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总目标,也为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理论武器,科学回答和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育纪检监察工作要为实现党的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个宗旨(为人民服务,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三项任务(构建体系──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包括一个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人才──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贡献知识──把教育和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知识贡献)的总要求,也就是为实现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实事求是研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实践。这是做好新时期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在认识上要明确几个关系:
1.教育事业发展与反腐倡廉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明确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教育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发展这个大局来进行,因为它是解决教育几乎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才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需要,并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这是国家的大局、民族的大局。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这个大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懂大局、想大局、顾大局。教育纪检监察的工作目的是着眼于教育发展,主要任务是通过惩治腐败和抓党风带行风促学风,推进教育发展,工作措施要紧紧围绕教育发展过程来进行,工作成效要看是否为教育发展扫清障碍,提供了政治保证。那种把事业发展与反腐倡廉对立起来,担心抓党风廉政建设会影响发展的观点和把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与事业发展分割开来的“两张皮”现象都是不可取的。
2.关心爱护干部与监督制约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人,要把教育搞上去关键要有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保护干部。这种保护不仅表现在积极支持理解勇于改革者,满腔热情地教育帮助失误者,严肃查处腐败者,更大量的工作是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体制、制度来规范干部行为,构筑严密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把腐败的机会降到最低限度,防止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使干部少犯和不犯错误。因此,不管是来自制度的制约还是组织监督、群众监督都是对干部的爱护,也只有把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并进行严格制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权为民所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人需要监督,再高的领导也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新一届党中央在健全监督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觉接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监督,为我们作出榜样。
3.加强教育与严肃纪律
这是反腐倡廉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教育系统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多年来为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领导岗位,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党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教育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对大多数干部来说,主要是立足于教育,做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通过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但仅有教育这一手还不够,还必须通过严肃党的纪律,增强党的凝聚力,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标志。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通过查办案件既能使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又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和薄弱环节,以便从源头防治腐败的发生。
4.反对腐败与纠风工作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的重要内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体现在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的思想,提高对搞好教育行风建设意义的认识。目前全国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66万所,在校生达2.46亿人。教育战线点多、面广、战线长,是与广大群众关系极其密切的行业,行风建设受到广大群众的特别关注。学校又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场所,群众对教育的行风建设期望值很高。几十年来教育系统十分重视行风建设,总的看行风是健康的,受到群众的称赞,但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导致部分学校收费不够规范,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我们要办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就必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结合教育的改革,认真解决乱收费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加大治理的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多方面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教育行业为民、爱民、诚信的良好形象,不断以阶段性成果取信于民。
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给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带来的新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历史性跨越,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被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视为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变化,为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改变了计划究竟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的办学局面,为纪检监察工作扫除了体制性障碍。
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显著,不仅从1999年以来四年的建筑面积超过过去50年建设的总和,成绩巨大,而且消化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三年扩招,人数翻番,从2002年开始全部实现网上录取,部分省开始网上阅卷,对促进招生工作公开透明,防止招生工作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第四,教育投入总量不断增加,1997年至2002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2002年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3.41%,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
第五,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明确,提出建立“以县为主”政府办义务教育的新体制,为教育监察工作责任主体到位提供政策依据。
第六,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竞聘上岗、公开推选领导干部等项工作有序进行,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七,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受到重视,国家设专项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普九”攻坚,社会上困难群众子女入学享受减免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公正性,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教育为民的良好形象。
第八,高教科研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科研资源重组,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军,为纪检监察工作开辟新的工作领域。
第九,教育立法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相继出台,目前正在启动教育立法的“五修三立”规划,为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第十,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目前受到空前重视、抓紧谋划、正在整体推进的重要工作。这将有力地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满足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缓解供求矛盾。
2.教育改革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第一,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有些学校借机乱收费。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稀缺资源,谁享受到这样的资源,谁就会在未来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个人发展上占据了优势。为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不顾条件和可能,不惜代价一定要进好的学校。客观上由于历史原因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法律不完善,既有学校自身乱收费,还有政府和有关部门搭车收费,这使教育乱收费治理十分困难。
第二,教育系统既要警惕内部出现的腐败问题,更要警惕来自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由于利益驱动萌生的腐败诱因增加,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反对和预防腐败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社会上某些行业存在的腐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侵蚀影响着教育战线,特别是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学校与社会交往情况更复杂,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还要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
第三,制度有待完善,监督需更有力。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开展工作的环境。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越是跨越式大发展,经受的考验和挑战就越多,党风廉政建设就越需要加强。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等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投资主体多元化,基建规模和物资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学校内部管理跟不上,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成熟,漏洞很多。我们近些年查处的案件也从反面警示我们:管理是高校急待加强的重要工作。这些情况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三、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对教育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我们要深刻领会,努力实践。
1.明确工作指导思想,确定工作重点
吴官正同志最近在新任纪检干部培训班讲话中强调: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工作,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好地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防范腐败的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这是对全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结合教育战线实际,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在实践中要突出“两服务”、“两道防线”、“两个机制”、“两手抓”、“两治结合”。
“两服务”是指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服务、为人才健康成长服务。我们要把党风廉政工作放在教育事业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决定它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教育工作人才培养、知识贡献、服务社会三大任务,做好我们工作对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教育发展这个主题、人才成长这个中心任务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对影响教育健康发展、损害人才健康成长的腐败行为要敢于旗帜鲜明地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为教育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两道防线”是指在教育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中坚持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思想道德防线是通过教育、宣传、培养等可在个人内心形成自我反省与价值评判机制,反映人们对善与恶看法的价值取向,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党纪国法防线是通过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违犯其规定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与责任。构筑这两道防线,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惩治腐败行为。
“两个机制”是指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两个机制。现在是教育大发展的机遇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清醒的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每项新制度出台,每项改革措施的实行,都应考虑对各方面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许多事实证明:腐朽的东西往往依附于新事物而滋生蔓延,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领域、热点部位、关键环节往往是腐败现象容易滋生和蔓延的地方。有的人犯错误也常常是打着各种改革的口号,行谋私之实。因此,要将防治腐败寓于教育系统各项重要决策和管理措施之中,把自我约束的思想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两手抓”是指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既要抓好业务建设,又要抓好队伍建设,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领导干部自身不廉洁,肯定不是个好干部;但光有自身廉洁还不够,不会带队伍或带不好队伍的领导不能算是优秀的领导。
“两治结合”是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腐败行为已浮出水面,就要把查办案件放在重要位置,必须依纪依法处理,但案子处理完只是任务完成一半,更重要的是认真从案件分析思考中找出深层次原因,特别是注意在腐败问题发生的各种复杂原因中,体制、机制、制度上因素带有根本性,抓住这个根本,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减少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几率。立足长远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2.探索建立与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
反腐败是长期的政治任务,伴随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作出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战略部署。建立这样的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反腐倡廉工作中追求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强调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三大战略任务,缺一不可。建立有效的防止和预防体系是对反腐倡廉规律的深化和要求标准的提升,我们不仅要做好每项具体工作,还要抓住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其特点和规律。这些重要的思想对于做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至关重要。
许多事实说明,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疏于学习,放松改造,信仰动摇开始的。坚持从教育入手,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是保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防范腐败的重要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很多,一定要经常打扫头脑中的灰尘,做到警钟长鸣,切不可丧失警惕。
制度建设是保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目前,教育系统发生的一些问题,虽然有个人世界观的原因,但客观上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当前教育处在大发展的时期,各方面的情况变化很快,对过去已有的制度要不断修改完善,对新发生的情况要及时建立规章制度。制度建设和完善是一个过程,要积极稳妥,对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狠抓落实。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三重一大”制度、基建招投标制度等。由于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在廉政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必须受到特别的重视。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监督是关键。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监督;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群众监督;以纪检监察机构为主的组织监督,还有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形成有效的监督网络。总之,只有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相互配套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才能使我们党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3.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第一,思想观念与思想方法要与时俱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着眼于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着眼于对当前面临问题的理性思考,全面看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着眼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总结与概括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特别是要强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观念,把推动事业发展、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认清我们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根据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认真分析教育系统的新变化、新问题,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需要,深入探讨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大对外开放,采取“走出去”战略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政府在管理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发生的变化,提出的新要求,紧贴中心拓宽思路。在工作方法上,更强调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找准位置,到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组织”不包办,“协调”不代替,以作为求地位,充分发挥各业务职能部门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合力。
第三,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要与时俱进。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指: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参与和支持。这五方面缺一不可,并在实践中完善。这里要特别强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问题,廉政建设是部门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部门在制定战线工作政策之中,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第四,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当前社会上腐败分子的作案手段、方式都有新的变化,有的从直接收受贿赂向曲线敛财转变;有的从生活资料占有向资本积累转移;有的从个体腐败向群体性腐败发展;有的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在教育系统虽然比社会上有些行业要好得多,但我们确实也不能掉以轻心。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对我们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强纪检队伍业务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努力适应工作的要求。
(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