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
学校数(所) |
教职工数(人) |
专任教师 (人) |
一、高等教育 |
|
|
|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
7 |
|
|
1、普通高校 |
6 |
|
|
2、科研机构 |
1 |
|
|
(二)普通高等学校 |
34 |
20400 |
11775 |
1、本科院校 |
10 |
11978 |
6707 |
2、专科院校 |
24 |
8422 |
5068 |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
15 |
5069 |
2848 |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
|
|
|
(三)成人高等学校 |
7 |
1656 |
953 |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
3 |
38 |
2 |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
0 |
|
|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
3 |
38 |
2 |
二、中等教育 |
|
|
|
(一)高中阶段教育 |
643 |
135895 |
27421 |
1、高中 |
420 |
123132 |
19413 |
普通高中 |
420 |
123132 |
19413 |
成人高中 |
|
|
|
2、中等职业教育 |
223 |
12763 |
8008 |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
97 |
8058 |
5045 |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21 |
1529 |
818 |
职业高中 |
105 |
2829 |
1875 |
技工学校 |
|
|
|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
41 |
347 |
270 |
(二)初中阶段教育 |
|
|
|
1、普通初中 |
2068 |
|
87899 |
2、职业初中 |
84 |
2302 |
2078 |
3、成人初中 |
39 |
75 |
75 |
三、初等教育 |
|
|
|
(一)普通小学 |
14504 |
191695 |
179367 |
(二)成人小学 |
9820 |
23740 |
2760 |
其中:扫盲班 |
9519 |
22760 |
2149 |
四、工读学校 |
3 |
46 |
38 |
五、特殊教育 |
38 |
675 |
517 |
六、学前教育 |
1319 |
13994 |
8751 |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
毕业生数(人) |
招生数(人) |
在校生数(人) |
一、高等教育 |
|
|
|
(一)研究生 |
444 |
1458 |
2966 |
(二)普通本专科 |
25362 |
53318 |
149444 |
(三)成人本专科 |
23010 |
|
109515 |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
|
|
|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
|
275 |
364 |
2、网络本专科生 |
|
|
|
3、学历文凭考试 |
|
|
|
|
|
|
|
二、中等教育 |
|
|
|
(一)高中阶段教育 |
131402 |
215515 |
543668 |
1、 高中 |
75141 |
156515 |
383052 |
普通高中 |
75141 |
156515 |
383052 |
成人高中 |
|
|
|
2、中等职业教育 |
56261 |
59000 |
160616 |
普通中专 |
43248 |
41592 |
120635 |
成人中专 |
5129 |
5299 |
17164 |
职业高中 |
7884 |
12109 |
22817 |
技工学校 |
|
|
|
(二)初中阶段教育 |
|
|
|
1、普通初中 |
502251 |
728959 |
1969955 |
2、职业初中 |
11583 |
15855 |
43493 |
3、成人初中 |
110066 |
|
111141 |
|
|
|
|
三、初等教育 |
|
|
|
(一)普通小学 |
805694 |
827264 |
4768740 |
(二)成人小学 |
293015 |
|
334479 |
其中:扫盲班 |
252632 |
|
289270 |
|
|
|
|
四、工读学校 |
27 |
45 |
57 |
五、特殊教育 |
1237 |
2051 |
13812 |
六、学前教育 |
326541 |
536093 |
620089 |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
毕(结)业生数(人) |
招生数(人) |
在校生数(人) |
一、高等教育 |
11073 |
10517 |
6586 |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
496 |
500 |
738 |
(二)自考助学班 |
533 |
1685 |
4253 |
(三)普通预科生 |
673 |
1579 |
1579 |
(四)证书教育 |
35 |
|
16 |
(五)岗位培训 |
7429 |
5145 |
|
(六)进修及培训 |
1907 |
1608 |
|
|
|
|
|
二、中等教育 |
2348182 |
|
2210124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100138 |
|
57644 |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
2248044 |
|
2152480 |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
学校数(所) |
毕业生数(人) |
招生数(人) |
在校生数(人) |
教职工数(人) |
专任教师(人) |
一、民办高等教育 |
|
|
|
|
|
|
(一)普通高校 |
1 |
|
150 |
201 |
107 |
86 |
(二)成人高校 |
|
|
|
|
|
|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
3 |
324 |
376 |
901 |
38 |
2 |
|
|
|
|
|
|
|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
|
|
|
|
|
|
(一)高中阶段教育 |
|
|
|
|
|
|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
89 |
2537 |
10045 |
19565 |
5905 |
3971 |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
26 |
1298 |
2202 |
4391 |
503 |
290 |
(二)初中阶段教育 |
|
|
|
|
|
|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
190 |
10677 |
22338 |
57424 |
|
|
民办职业初中 |
4 |
202 |
237 |
602 |
32 |
29 |
|
|
|
|
|
|
|
三、民办普通小学 |
388 |
16914 |
30148 |
140905 |
5788 |
4726 |
四、民办幼儿园 |
693 |
31097 |
64015 |
84484 |
5289 |
2796 |
注: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200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为89.41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67.4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5.02%,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7.92%;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支出4.26亿元,比上年下降41.72%(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支出为3.08亿元,比上年下降34.48%;农村教育费附加支出为0.2亿元,比上年的下降80.39%;地方教育附加支出为9748.8万元,比上年下降41.48%;.企业办学经费支出为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2%;4.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1230.7万元,比上年下降45.52%;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15043万元,比上年下降32.95%;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支出为5302万元,比上年下降45.14%;学、杂费支出为14.07亿元,比上年下降19.14%;其他支
出为5.88亿元,比上年下降8.70%。
全省教育部门事业费支出为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在教育部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46.94亿元,比上年增长7.05%,占事业费支出的84.02%;公用经费支出为8.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61%,占事业费支出的16%。
教育部门各类学校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是:普通高校人员经费占75.7%,公用经费占24.3%;中等师范学校分别占84.56%和15.44%;普通中学分别占84.86%和15.14%(其中农村初中分别占81.77%和18.23%);普通小学分别占93.86%和6.14%(其中农村小学分别占94.05%和5.95%。
全省各类学校生均预算教育事业费与公用经费分别是:普通高等学校3230.42元和822.66元;中等师范学校2495.27元和385.18元;职业中学1291.18元和210.24元;普通高中1171.78元和130.53元;初中670.93元和109.75元;小学584.17元和35.86元。
撰稿 陈 净
[教育事业投资完成情况] 2003年,全省教育事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52195.9万元,比上年增加22374.7万元,增长17.24%。其中,国家预算内的投资(包括国家各种专项投资补助地方非经营性基建基金等)完成32840.3万元;自筹资金投资(包括中央各部门安排、地方各级机动财力自筹资金、教育费附加和部门、单位、自筹及个人集资等)完成114577.6万元;利用外资(包括世行贷款等)完成978万元;其他投资(含引进社会资金等)完成3800万元。上述投资中,高等教育完成45697.4万元;普通中专完成2673万元;基础教育完成103825.5万元。
2003年,全省教育事业在建房屋建筑面积286.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9.31万平方米,增长26.15%。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50.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5.93万平方米,增长22.44%。
2003年,全省共计投入资金2.71亿元,其中中央专款0.98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0.49亿元,地、县自配资金1.24亿元,为51个项目县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初级中学211所,新建校舍46.6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6.33万双人套、教学仪器和信息技术设备211套/标准、图书136.35万册,培训校长482名、教师4182名,选送了81名项目初中校长到深圳、大连、青岛、宁波4个对口帮扶城市挂职培训。所建的项目初中,达到了“配套全”,即校舍功能全,附属设施全,运动场地全。
2003年全省完成116所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改造危房面积92583平方米,完成投资额3933.79万元。
2003年,贵州教育系统获中央国债资金6800万元,项目31个。其中,高等教育700万元,项目1个;中等职业教育1400万元,项目7个;高中教育4700万元,项目23个。
第十六批邵逸夫先生赠款项目,贵州获赠款590万港元,项目17个。到2003年12月底,所有项目均竣工交付使用,工程质量经当地建设局质监站验收均达到质量要求,其中50%以上的项目被评为优良工程,共建成校舍建筑面积34951平方米,完成投资1582万元。第十七批邵逸夫先生赠款项目,贵州省又获590万港元,项目25个,项目于2003年10月起陆续动工。
撰稿 胡 勇 刘祖辉 赵天雄
[教育行风建设] 2003年,省纠风办把教育作为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建设的重点。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建设动员大会;通过省人大、省政协聘请了民主评议行风代表和行风监督员;实行了行风评议和行风建议责任制。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认真开展了行风建设和行风评议,认真进行自查,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落实。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教育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行业风气明显好转。年底,省政府纠风办经对社会发放问卷调查、评议代表评议、下级单位评议和量化考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教育系统的民主评议行风成绩为92.3分,属优秀等次。
2003年7月,由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监察厅、物价局、财政厅、审计厅、新闻出版局建立了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组织协调,统一领导。
撰稿 周世林 戴雪礼
[教师资格制度实施情况] 贵州省2002年11月全面启动了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截止到2003年10月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和师范教育类应届毕业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数为133606人,共有110273人通过首次认定,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其中,40所高校教师申报人数为4577人,认定合格人数为4354人;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师范教育类应届毕业生申报人数129029人,认定合格人数为105919人。
撰稿 银熙惠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2003年4月初,省教育厅举办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训班,全省9个市、州、地近百名体卫艺专干、体育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并制定印发了实施意见,此项工作已在全省各地全面启动。
省教育厅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学生食堂、宿舍的管理作为难点和突破口,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通知》和《关于贵州省学校食品卫生大检查情况的通报》等文件,并与卫生部门一起对铜仁地区、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的学校卫生工作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两次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使发生学生集体用餐中毒事件的情况得到遏制。
2003年,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开展了贵州省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各地上报的数百个作品中评选出了全省优秀艺术节目237个(其中表演类节目50个,艺术作品118件,艺术教育论文69篇),其中39个节目(作品)获全国奖。
撰稿 许国虎 黄开斌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为了加强对全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经省委、省政府同意,贵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于2003年6月30日成立,组长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研究解决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和政治稳定,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提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层次,构建高校安全稳定防范工作网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订印发了《贵州省高校安全稳定防范工作网络评估方案(试行)》。拟通过该《方案》6大方面40个子项目对高校稳定安全工作进行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推动高校稳定工作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撰稿 任世晟
[民办教育] 2003年8月29日,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学习宣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座谈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民办学校代表,二级学院代表分别作了发言。省教育厅副厅长封孝伦作了题为《提高认识,正确引导,依法管理,落实措施,推动我省民办教育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贵州省民办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全省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二是要正确引导全省民办教育的发展。三是要依法加强管理,落实扶持措施,规范办学行为。
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是1993年申办成立的一所民办学校。该校一贯坚持“服务好、管理好、教育好”的“三好”方针,树立服务意识,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较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回报社会。兴农中学2000年开始有高中毕业生,到2003年共有577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443人考入国内全日制本科院校,150人考入国内“211工程”院校。1997年以来,先后从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引进100多名教师,中高级教师占70%以上。白云兴农中学已成为贵州省民办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对全省民办教育发展具有示范性作用。
撰稿 鲁源安 史开来 袁 鹰 熊 星
[中外合作办学] 2003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经报请省政府批准、贵阳市第六中学与加拿大爱加信国际学院合作成立“贵州中加国际学校”,这是贵州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贵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成绩合格,除获得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文凭外,还可获得国际承认的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的职业技术合格证书;贵阳市第一中学与澳大利亚国际应用教育学会合作成立“贵阳市第一中学中外友好合作学校”,标志着贵州省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突破。
撰稿 糜 丹
基 础 教 育
[综述] 2003年,全省普通高中比上年增加52所,普通初中比上年增加10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46所,比上年增加36所;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上年增加68975人,普通初中在校生比上年增加155921人;高中招生比上年增加21090人,初中招生比上年增加25854人;高中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183人,学历合格率73.63%;初中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6488人,学历合格率89.4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15%。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4.24%。小学比上年减少318所,在校生比上年减少74091人,招生比上年减少21114人;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1447人,学历合格率为92.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19%,在校学生辍学率为2.32%。在园幼儿比上年增加55307人,幼儿园教师比上年增加831人。
2003年,桐梓、道真、西秀、三都、独山等15个县通过了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并经教育部审查通过予以公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至此,全省已有57个县(市、区、特区)实现“两基”,占全省总县数的65.5%,“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65.1%。免费发送27万扫盲教材,全省完成25万人扫盲任务,全省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率已达到94.9%。启动了18个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使全省参与课改实验的实验区总数达到31个,学生近80万人。9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全部开工建设。
经省教育厅批准,从2003年秋季入学起,贵阳市对贵阳市七中、十七中、十八中、十九中、实验二中试行“公有民办”的体制改革,5所中学改制过渡期为三年,改制过渡期“公有民办”杂费标准每生每学期1500元。实行“公有民办”后,5所中学的分校逐步达到“五独立”即独立法人、独立的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独立的机构、校舍、独立进行教学。
撰稿 段志茹 邹联克 吴嶷晖 陈 净
[《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 2003年8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对9个市、州、地的30个县、市(区、特区)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136所中小学校,听取当地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汇报。
从检查情况看,自“一法一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人大加强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认真执法,有力推动了“一法一办法”的贯彻实施,各地“两基”攻坚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将“一法一办法”列入普法学习的重要内容,大力宣传,并把“两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合力攻坚,实行双线目标管理,加强政府统筹,建立健全督导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制度。三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认真执行国家确立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各地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拨款基本做到了“三个增长”。四是积极开展保学控辍,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但检查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对贯彻执行“一法一办法”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危房改造任务重,普遍存在缺教室、缺图书、缺教学仪器、缺实验室、缺运动场;大部分贫困县生均公用经费几乎为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民办教育的发展和管理不够等问题。
撰稿 鲁源安 史开来 袁 鹰
[“两基”工作] 制定“两基”攻坚规划。经省政府同意,制定了《贵州省2003—2007年“两基”攻坚规划》,对今后五年“两基”攻坚和“两基”巩固提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1)到2005年全省基本实现“两基”,87个县(市、区、特区)通过省级验收,“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85%左右,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2006~2007年为“两基”巩固提高阶段,2007年在全省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质量有较大提高,力争2007或2008年接受国家“两基”省级评估验收。其中,全省经济强县(市、区)要向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努力。
建立健全“两基”攻坚机制,确保实现“两基”。2001~2003年,全省先后有25个县通过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并获教育部批准公布,使全省实现“两基”的县达57个。确保实现“两基”攻坚机制主要包括:(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合力攻坚。“两基”攻坚成为各级政府“一把手工程”。省政府每年对“两基”攻坚实行专项督办,下发由省长亲自签署的“两基”督办通知单,确保实现目标。同时,广泛发动全社会合力攻坚,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普定县为解决贫困生入学难问题而实施的“四三二一”工程经验(即县级干部每人帮扶4名贫困生,科级干部帮扶3名,股级干部帮扶2名,一般干部职工帮扶1名)已在攻坚县普遍实行。(2)改革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以县为主”、“乡村为辅”。全省87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校长教师管理权上收到县,教师工资管理上收到县,由县统筹管理并建立了教师工资专户。同时高度重视发挥乡、村两级作用,仅2003年“两基”验收的15个县,乡(镇)、村的投入就达1100多万元,并在学校用地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3)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农村税费改革两个机遇,努力增加义务教育投入。一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十五”期间,5年共安排6亿元“普九”专款。此外,另安排2.45亿元专项资金作为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省级配套资金。地、县两级政府也相应设立了“普九”专款。贵州省每年还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教育扶贫,仅2001—2003年就已投入9000多万元。二是核定印发了《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确保农村中小学运转正常。三是省委、省政府规定,确保各县(市、区)在中央和省确定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各项资金中,用于农村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且不能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等方面。仅2003年验收的15个县就安排了6000万元费改税转移支付资金投入“普九”。(4)抓好办学条件改善、初中专任教师补充和救助贫困学生入学三个重要环节,攻下“两基”攻坚的“重大堡垒”。贵州省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省“普九”攻坚工程和国家扶贫教育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左右。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为确保“两基”攻坚对教师的需求,省政府及时印发了《贵州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与2000年相比,小学专任教师由17.48万人增加到17.9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由4.95万增加到8.79万人,代课教师由41406人减少到30167人。为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一是做好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从2003年秋季起,全省每学期有90万左右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二是从2004年起,将逐步为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提供“两免一补”,有效解决最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5)建立健全调研指导和督导,资金提前调度,定点联系及领导包县,早启动、早安排、早落实等四个“两基”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调研指导制度和督导制度,评估验收严格坚持标准,严禁弄虚作假。二是建立资金提前调度机制,省里克服困难,提前一年向验收县调拨“普九”专款和“义教工程”资金,确保各验收县掌握攻坚主动权。三是省教育厅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定点包县制度。四是省里每年6-7月召开第二年度验收县主要负责人“两基”工作启动会。推动攻坚县工作早启动、时间早安排、资金早调度、建设早进行。
撰稿 皮俊林 周学文 邹联克 吴嶷晖
[普通高中教育] 2003年8月,全省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会上传达了“全国高中建设与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8所学校和3个市(州、地)教育局介绍了经验,省教育厅副厅长霍健康作了题为《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发展高中教育 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的讲话。
4~5月,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全省首批9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进行复查,主要检查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年多来的发展变化及评估时要求整改事项的落实情况。各学校对照评估时提出的意见,认真进行整改,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了教育教学科研,注重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和支持,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检查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优质资源较少,扩招压力较大,导致学校班额较大,师资缺乏实验室及计算机教室不足,学生食堂、宿舍紧缺,个别学校甚至挤占实验室等。
7月31日~8月1日,贵州省首届普通高中校长论坛在凯里一中举行。论坛围绕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战略,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共有来自全省各市(州、地)的教育局长、基教科长、高中校长和教育科研人员约100余人参加。
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从2003年秋季入学开始,全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即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一类省级示范性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25%;二类、三类省级示范性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20%;其它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10%。并按照当年普通高中发展和各地、各校考生分布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数线,择校生分数线控制在本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延50分左右。按照公开公平原则,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在控制分数线内,择优录取。收费标准:一类省级示范性高中每生三年最高不得超过1.8万元;二类、三类省级示范性高中每生三年贵阳市最高不得超过1.5万元;其他市(州、地)每生三年最高不得超过1.2万元;其他一般公办普通高中每生三年最高不得超过0.6万元。
撰稿 吴作然 陈 净
[开展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 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做好2003年贵州省中小学安全教育和禁毒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全面开展以毒品预防为主的“禁毒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2003年,全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开展了中小学生禁毒征文竞赛和“贵州省中小学生禁毒夏令营”活动。同时,在抓好由国家禁毒办、教育部确定的贵州省“贵阳二十八中、遵义五中、印江四中”三所国家级“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基础上,省禁毒办、省教育厅根据各地推荐,又确定97所学校为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撰稿 陈敦佐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贵州省成立了由副省长刘鸿庥任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计委、省财政厅有关领导共同组成的“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遵义市、黔东南州被列为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地区,将于2004年在两试点地区484所农村中学建设“计算机教室”;4161所农村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1917个农村教学点建设“光盘教学播放点”(其中227个点由省招标采购建设,1690个点由教育部配发设备建设)。
为保质保量完成遵义市、黔东南州两试点地区工程建设任务,省教育厅制定了周密、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成立了督促检查组,分赴两试点地区及所辖各县督促、检查、协调指导工作;组织试点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为484个农村中学、4161个农村小学和1917个教学点项目学校培训骨干教师共计7046名。
撰稿 刘 洁
[特殊教育督导检查] 2003年12月1日~6日,国家教育督导团对贵州省特殊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检查组对贵阳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安顺市和黔南州5个地区的13所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点进行了检查。听取了贵州省教育、残联、民政、财政、计划、人事等部门关于特殊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同时分两组赴贵定县、凯里市、毕节市、纳雍县的点上进行了检查,重点抽查了安顺师范专科学校特教师资培训基地。
通过检查,国家督导团认为,贵州省特殊教育工作扎实、有力度,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统计资料完善、档案齐全、数据真实。不仅有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而且还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体系的多种形式办学规模,特殊教育的办学模式值得借鉴。
撰稿 冷新梅
[教师队伍建设] 2003年,全省有小学专任教师179367人,生师比为26.59:1; 有普通初中专任教师87899人,生师比为22.41:1;有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9413人,生师比为19.73:1。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从2002年的90.75%提高92.20%;其中专科以上教师比例从15.68%提高到21.20%。普通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从85.81%提高到89.49%;其中本科以上教师比例从10.92%提高到13.54%。普通高中教师合格率从69.43%提高到73.63%。
为加快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步伐,2003年批准遵义师范学院、黔西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学校举办(联办)五年制师范专科班,五年制师范专科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11月省教育厅组织“贵州省五年制师范专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安龙师范学校等8所师范院校的五年制师范专科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
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为加强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省教育厅组织有关单位对全省600多名选送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对象进行追踪指导和考查。在综合考查学员参加集中培训、论文答辩和岗位跟踪的基础上,最终考核确认了全省第一批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596名。
为进一步推进“贵州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省教育厅制定印发了《关于2003年深化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并对全省9个市(州、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修养”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内容”统一考试。
2003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顺利完成。根据教育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要求,2003年省教育厅从各地选拔200多名培训者参加国家级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组织20多个学科涉及近30家出版社教材的新课程省级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教研员1600多人次,送教下县培训教师上万人次。之后各地、县也顺利完成2003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任务,确保了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推进。
撰稿 程 蓓
[评选首批省级示范幼儿园]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建成一批在全省起示范作用的高质量幼儿园,省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估专家组于2003年12月对申请评估并经过初评的花溪幼儿园、中国南车集团贵阳车辆厂幼儿园、遵义市政府机关幼儿园进行了评估。评估以《贵州省幼儿园分类评估方案(试行修订稿)》、《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试行修订稿)》、《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方案(试行修订稿)》为依据,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问卷访问、小组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幼儿园办园条件、管理工作、卫生保健、教育工作、教育成效、家长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经省示范幼儿园评估领导小组讨论,报经省教育厅批准,确定花溪幼儿园为“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二类)”、中国南车集团贵阳车辆厂幼儿园、遵义市政府机关幼儿园为“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三类)”。
撰稿 谢 旌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中央财政用彩票公益金扶持中西部省(市、区)的建设项目。项目时间为2001年—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负责组织实施。贵州省2001年得到国家扶持的项目13个,2003年全部完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于2003年8月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按照《贵州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检查验收标准(试行)》,采取听、看、查、访、评等方式进行。评出3个优秀项目县(开阳、贵定、思南),分别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其它项目县为合格。
2002年国家扶持贵州省锦屏县、铜仁市、凤冈县、荔波县、绥阳县、修文县、仁怀市、镇远县8个县市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2003年5月30日,省教育厅、财政厅在开阳召开了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暨项目启动会。
2003年中央财政扶持贵州省瓮安县、印江县、德江县、大方县、雷山县、丹寨县、岑巩县、安龙县、红花岗区、道真县、小河区11个县(区)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每个项目国家投资180万元。
撰稿 吴作然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综述] 2003年全省有职业初中84所,乡、村两级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2511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15所,开展“3+1”、初二后分流、“绿色证书”教育等形式职业教育的农村中学占全省农村普通初中总数的90%。2003年全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24所(含技工学校),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7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5所。2003年全省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15所,其中民办职业技术学院1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4所,另有4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有8所国家级重点中专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1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举办“3+2”形式高等职业教育。
2003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的30.7%和35.7%。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91万人,比上年增加0.98万人;在校生达3.8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高职院校在校生数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31.93%。2003年开展农民技术培训290万人次,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1.32万人,获得证书农民6.05万人以上。2003年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的农村普通初中学生2.21万人,获得合格证书1.81万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下岗、转岗职工和公务员短期培训培训学员2.26万人,获得培训合格证书1.45万人。
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3.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2亿元,生产实习设备总值1.03亿元,图书540万册。
为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力度,2003年全省开展了第二轮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各市(州、地)教育部门按照《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合格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组织专家组对所辖区内44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评估,经省教育厅审查认定44所学校为合格学校。
撰稿 胡 晓 杨 静 杨光宇
[高等职业教育] 为加强全高等职业院校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促进高职办学水平的提高,省教育厅于11月下旬在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首届贵州高等职业教育论坛”。参加论坛的有领导干部、系(科)主任和教师代表计150人,提交大会论文57篇,评出优秀论文26篇。
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确定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省级评估试点,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工作水平评估。两所学院于11月顺利通过了评估,达到了高要求、高质量、高水平的检验,实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良好效果。
开展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检查。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现代化,于6月分别对黔东南、黔南、安顺3所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于10月对遵义、六盘水两所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检查。通过检查,促进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从中专模式向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转变的步伐。
撰稿 高 山 孙永红 胡 晓
[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2003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共有专任教师9404人(不含中师、技工),其中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46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74%;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32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31%;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0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5.96%;有中级职称的教师40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8%。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39.13%,普通中专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9.10%。
2003年共培训中职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987人,其中管理干部155人,教师832人。高等职业学院组织50名教师、校长分别参加国家培训基地举办的专业培训和高职高专校长培训,派出5位高职院校主要负责人到澳大利亚考察和交流。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遴选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 11所高、中级职业学校申报建立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批准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经济贸易学校、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5所院校为贵州省第一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撰稿 胡 晓 高 山 杨光宇
[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估] 为进一步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功能,完善学校建设,全省继续开展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新一轮评估。各地组织专家组按照修订后的《贵州省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标准(试行)》对申报学校进行了认真评估。根据评估报告,经省教育厅审核,同意毕节市八寨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11所学校为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推进职业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 2003年5月,省教育厅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人事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意见》,指导全省各级职业学校“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推进劳动预备制和就业准入制的步伐。为使实施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加强下列三项工作:一是抓好试点。选择了六盘水市全面推行,该市实施学校10所,参加技能考核928人,获双证912人,为参考生数的98.3%;二是全面铺开。2003年全省职业高中毕业生9970人,参加技能考核6700人,获中级以上技术等级3812人,占参考学生数的56.8%;三是抓好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工程。对2003年3819名毕业生实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797人,占毕业生数的47.1%。
撰稿 高 山 杨光宇
[技工学校情况] 2003年,全省技工学校56所,教职工2747人,专职教师1556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7204人,招收学历教育新生8301人,招收其他人员培训结业22195人,毕业学生5075人。有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各8所,有高级技工学校5所。
2003年,全省技工学校经费支出809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045万元,占经费支出总数的49.9%;教学经费支出3482万元,占经费支出总数的43%。
2003年贵州省技工学校招生实行免考试登记入学。由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确定招生人数、工种(专业)。取消了面向农村招生人数的限制。招收农业户口学生占招生总数的49.4%。
招收“农转非”学生1748人,占招生总数的21%。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从2003年秋季开学起,技工学校学生生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以适应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撰稿 何凯忠
[自学考试] 2003年,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共设置专业50个(本科21个,专科29个),完成了184科618套试卷的命题、审校任务。在1月、4月、7月、10月分别组织了4次考试,报考总数为162789人,共计报考374733科次。全年共毕业考生9800人(本科1742人,专科8058人)。同时组织了医学类、农学类等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共有1538人报考。
撰稿 李 莉
高等教育
[综述] 2003年,全省研究生招生1458人,在校研究生2966人,其中博士生114人,硕士生2852人。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49444人,比上年增长28%;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1775人,比上年增加696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完成省属高校“西部高校计算机校园网建设项目”建设工作;争取到国家863计划推广项目──缩小西部数字鸿沟“贵州省网络教育示范系统”,获项目资金200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实施高校贴息贷款项目的力度,全年共安排省属高校贴息贷款基建项目47个、设备项目23个。
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制定印发了《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检查方案》等文件,从教学工作地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外语教学等方面加强了教学质量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组织专家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高校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
加强产学研联合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意见》,用于指导全省高校产学研工作。加大了经费资助的力度。重点支持了贵州大学农科教结合项目、贵阳中医学院中药产业化项目、贵阳医学院生物工程项目、贵州工业大学工业应用等项目。各高校均积极建立校级科研基金,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度提高。
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在全省高校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全省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在全省高校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8名。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制定了《贵州省成人高等教育评估办法》和《贵州省成人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从2003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对全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2003年首轮已评估了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
撰稿 代其平 胡成俊
[学位工作]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贵阳医学院继贵州大学之后成为贵州省第二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新增3个博士点,41个新增硕士点。截止到2003年底,全省高校博士授予单位为2个、博士点为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55个,专业学位点10个。
为加快全省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的高层次人才,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及有关申报单位积极组织专业学位申报工作。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贵州省新增5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至2003年底,全省专业学位数量达到10个。
撰稿 黄 燕 王晓红
[高校科研工作] 2003年,全省高校科研工作继续以夯实基础,加强联合,加速发展为指导方针,取得了成绩:(1)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经费由上年的2700万元增加到4100万元,贵州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科研经费投入翻番,其他高校的增幅也较大。高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获各类国家项目立项资助37项。(2)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通过6250万元国债项目的实施,联接10余所高校和教育厅的2.5G的高速教育城域网,10所高校千兆主干的校园网设备已基本到位。贵州大学教授宋宝安负责的“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实现了贵州省无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的零的突破。全省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有7个在高校。(3)在2003年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奖中,贵州大学教授宋宝安为第一完成人向教育部申报授奖的“防治土传病害新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2003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评奖中,一等奖3项,高校有1项;二等奖12项,高校有7项,三等奖58项,高校22项。高校占总获奖数的41%。(4)高校科研对外联系协作的力度加大,产学研联合有了新的加强。贵州大学华圣科技的项目、贵阳中医学院的中医药研究项目获得了上百万元的立项资助,有了明显产业化前景。由省科技厅、教育厅、贵州工业大学联合争取到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贵州省网络教育示范系统”,获国家资助项目经费200万元,已开始在全省3个市、地的16所中小学正式实施。评选出7家企业为全省首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加速了产学研基地的建设。
撰稿 蔡志坚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和《贵州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以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为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高等学校中重点建设50门左右精品课程,以推动全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3年,在各校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进行公示,共选出液气压传动与控制、电机及拖动、生理学、中医基础学、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药理学、公文写作8门课程作为首批“贵州省精品课程”。
撰稿 赵 祥
[教师队伍建设] 评选首届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为提高全省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表彰能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副教授,在各校推荐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包怀恩、许红、万启惠、张维元、周国利、蔡绍洪、周元康、吴浩烈、杨龙、毛建全、毛卫民、袁红兵、庞之垣、王晓卫、王建芳、李建军16位教师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教育厅向获奖教师颁发了奖章、证书和奖金。
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为提高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03年省教育厅指导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18期,为全省39所高校培训教师2189名。
撰稿 赵 祥 程 蓓
[招生工作] 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78917人(含少数民族预料,不含初中五年制招生),其中本科35686人,专科4323人,录取率为71.22%,录取人数较2002年增加18821人,增长率为31.3%。招收初中五年制高职(含普通专科和高职专科)有40所学校,共录取新生17652人,其中五年制高职专科录取新生6805人。
2003年,继续扩大高考网上评卷的范围,英语科、语文科、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等学科均进行网上评卷改革。同时,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提供信息化服务。除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招生考试报,广泛宣传招生政策和公开招生信息外,还于4月初开通了贵州招生网站(www.gzzb.edu.cn),所有招生政策、招生信息和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随时可上网查询。加强招生队伍建设,要求全体招生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招生手段。
撰稿 周宝英 柴 真 王明伍
[毕业生就业情况] 2003年是贵州省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毕业生总数已达26175人。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在就业难、压力大的情况下,截至12月底,省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0.5%,与上年持平。
省教育厅于2003年1月20日正式开通“贵州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该信息网是贵州省首个专门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建成的网站,是毕业生、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就业部门信息交换的平台。同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高校在2003年内尽快建立健全并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7月~9月,省教育厅与省直有关部门相继组织开展了三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活动。调研结果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岗位有限,毕业生人数增多,难以满足毕业生充分就业;二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毕业生热衷于进行政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企业,就业主渠道不畅;三是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力;四是三大就业市场不贯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就业政策措施不配套等。针对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教育厅在调研报告中提出建议和意见,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003年4月贵州省出台了一项规定:从2003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7月、12月要向社会公布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情况,对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或停止招生,同时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要全面系统地说明本校各专业的就业状况,使考生和社会对各高校、各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作出更合理的选择。”2003年全省各高校已停止招生的专业有11个,减少招生数的专业有6个。
撰稿 张 华 白 冰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共计5098人。其中教授242人,副教授1107人,讲师1803人,助教及以下1946人。全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共计立项61个,其中省教育厅资助项目39个,资助经费19.6万元。
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贵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快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并通过采取开展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计划、制定并实施贵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培养培训计划、建立贵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制度、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六个方面的措施,积极推动贵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
撰稿 王 涵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2003年4月召开了全省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座谈会,现场考察学习了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和临床医学系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制定了《贵州省高等学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细则》,使全省高校的党总支和党支部的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进一步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2003年,贵州省一般本科院校在校生党员比例保持在7.06%。2003年1月至10月省直各高校共发展党员2788人。
省教育厅党组、省委高校工委印发了《中共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中共贵州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在教育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安排意见》。通过党团组织生活、政治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召开各种读书会、座谈会、报告会,举行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两课”教育教学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各高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两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开设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省编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材修订工作于2003年6月全面完成。300余名高校“两课”教师参加了全省高校“两课”教师培训班。教学中,各高校积极创新教学手段,狠抓教学效果,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各高校还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功能,利用学生公寓这一学生思想交流最活跃、最频繁的场所,发挥校园网络影响快、范围广的特点,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
为把广大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省委高校工委还分别召开了省直高校青年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和省直高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面向各高校开展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创造出许多好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深入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
撰稿 谌莉萍 杨 毅 王 涵 黄克勇
审稿 孔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