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北京1993年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2000-2001学年度全市共有小学2169所,在校学生74.31万人。普通中等学校共有1159所,在校学生97.29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08所,在校学生11.94万人;技工学校141所在校学生70856人;普通中学760所,在校学数69.14万人;职业中学144所,在校学生90283人。
北京有普通高等学校59所,共有本专科在校学生28.26万人。北京共有培养研究生的机构177所,在学研究生63990人。
北京有成人高等校61所,在校学生数26.06万人。成人中等专业中等学校2694所,在校学生数25.89万人。
北京市各级普通教育基本情况
|
学校数(所) |
在校学生数(人) |
专任教师数 (人) |
总计 |
5458 |
2299433 |
167040 |
一、研究生 |
(177) |
63990 |
|
1、高等学校 |
(50) |
55083 |
|
2、科研机构 |
(127) |
8907 |
|
二、普通高校本专科 |
59 |
282585 |
34952 |
三、普通中等学校 |
1159 |
972930 |
60847 |
1、中等专业学校 |
108 |
119427 |
4648 |
2、技工学校 |
141 |
70856 |
3704 |
3、普通中学 |
760 |
691353 |
48903 |
高中 |
302 |
179002 |
12873 |
初中 |
458 |
512351 |
36030 |
4、职业中学 |
144 |
90283 |
7067 |
5、工读学校 |
6 |
1011 |
229 |
四、小学 |
2169 |
743109 |
58002 |
五、特殊教育学校 |
24 |
7807 |
644 |
六、幼儿园 |
2047 |
229012 |
12595 |
二、基础教育
北京2000-2001年学年度有普通中学760所,小学2169所,共有中小学生143.44万多人。
北京市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不断强化区县政府管理基础教育的责任,全面推行乡(镇)管教育,调动了各级政府办学和广大群众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推进中小学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办学形式改革。1999年全市有民办中小学45所,“民办公助” 中学31所,还有少量的“公办民助”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高中办学模式改革也有进展,1999年全市有综合实验高中8所,特色高中实验校3所。城市地区兴办公立寄宿小学20所。
北京市中小学的基本学制为“六三三”分段,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部分学校进行了学制改革实验,1999年燕山地区进行的九年一贯“五四”分段学制改革实验,有了第二届初中毕业生。此外,北京市其他区县还有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有一批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相衔接的建制改革实验。
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及评价制度改革。小学毕业生全部实现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小学进行了学生个体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在各区县进行了中考、中招办法改革试点,初中毕业生由参加全市统考改为区内统考,给区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推进教育改革的自主权。
北京的基础教育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北京的小学开设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活动课。其中必修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社会、自然常识、体育、美术、音乐等。活动课程包括体育锻炼、校班(队)活动、兴趣活动等。小学各年级周课时在30节之内。
中学开设的必修课程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保健、劳动技术等。活动课程有体育锻炼、校班活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初、高中普遍开设计算机与网络课程。中学各年级的周课时在32--34节之内。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市中小学试行《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认真设计德育内容,确定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实施办法,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德育的功能,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调动各学科教师参与德育的积极性,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中小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重视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和意志品质等)的培养。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学会参与、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各中小学都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加强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重视健康和卫生基本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开展得比较普遍,中小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操不断提高。
中小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既注重学业成绩,又注重全面发展;既注重当前的提高,又注重学习过程;既注重校内发展,又注重在家庭、社会内的进步。
在构建首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也处于基础地位。多年来,北京市通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基本上解决了三岁以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使全市三岁以上儿童入园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已经形成了全民、集体、个体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办园所的格局。
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是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已纳入全民义务教育轨道。北京市已经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和普通学校开设的特殊教育班及随班就读的办学格局,基本上满足学生就学要求。2000-2001年学年度,北京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4所,其中在校生7807人。特殊教育教职工894人,其中专任教师644人。
北京的青少年校外教育较为发达,全市共有校外教育单位1594个,其中,少年宫17个,少年科技馆(站)9个,少年之家37个,少年活动站1531个。教职工共计2685人,其中,少年宫978人,少年科技馆(站)264人,少年之家446人,少年活动站997人。各级校外教育单位共有活动小组6628个,参加活动的学生11.28万人。
三、高等教育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
2000-2001学年度北京共有高等学校12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所,成人高等学校61所。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达54.3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28.26人,成人高校26.06万人。
北京普通高校分类别情况一览表
|
学校数(所) |
总计 |
59 |
综合大学 |
3 |
理工院校 |
19 |
农业院校 |
2 |
林业院校 |
1 |
医药院校 |
3 |
师范院校 |
3 |
语文院校 |
7 |
财经院校 |
4 |
政法院校 |
4 |
体育院校 |
1 |
艺术院校 |
7 |
民族院校 |
1 |
职业技术学院 |
4 |
2000-2001年学年度北京培养研究生机构177所,在校研究生63990人。
北京普通高校每年除担负培养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外,还以各种形式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占其在校生总数47.5%的成人学历教育、进修生、预科生及留学生等各类学生。
普通高等学校分科学生数
科 类 |
在校生人数(人) |
所占百分比(%) |
总 计 |
282585 |
100 |
哲 学 |
590 |
0.2 |
经 济 学 |
50673 |
17.9 |
法 学 |
23117 |
8.2 |
教 育 学 |
9538 |
3.4 |
文 学 |
38571 |
13.6 |
历 史 学 |
2074 |
0.7 |
理 学 |
19222 |
6.8 |
工 学 |
121573 |
43.0 |
农 学 |
6211 |
2.2 |
医 学 |
11016 |
3.9 |
北京市高等教育基础雄厚,办学条件较好。2000-2001学年度,全市普通高校校舍建筑总面积529.185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额405581.45万元;学校藏书1549.1万册。
2000-2001学年度北京各类成人高校在校生及比重
|
学校数(所) |
在校生(人) |
比重(%) |
合 计 |
61 |
260624 |
100 |
广播电视大学 |
2 |
4939 |
1.9 |
职工高等学校 |
34 |
25277 |
9.7 |
管理干部学院 |
23 |
21014 |
8.1 |
教育学院 |
1 |
10339 |
4.0 |
独立函授学院 |
1 |
154 |
0.1 |
普通高等学校中 |
|
198901 |
|
函授部 |
|
109983 |
42.2 |
夜大学 |
|
55599 |
21.3 |
成人脱产班 |
|
33319 |
12.8 |
四、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当时行业部门兴办了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为首都各方面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的中等职业教育遭到破坏。1979年中专、技校开始恢复和发展。但当时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小,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的比例仅为89:11。可是,高中毕业生能考上大学的只有5%,考不上大学的要就业又没有一技之长。从1980年开始,北京市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恢复和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同时,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成职业高中。经过20年的努力,北京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2000-2001学年度,全市有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共计399所,在校生28.16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08所,在校生119427人;职业高中144所,在校生90283人;技工学校141所,在校生70856人。
北京市的中等职业教育,以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至四年为主。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北京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高层次实用人才的需要。
2000-2001学年度北京中等专业学校基本情况
|
学校(所) |
总 计 |
108 |
工业学校 |
29 |
农业学校 |
1 |
林业学校 |
1 |
医药学校 |
35 |
财经学校 |
8 |
政法学校 |
4 |
体育学校 |
7 |
艺术学校 |
6 |
师范学校 |
16 |
其它学校 |
1 |
2000-2001学年度北京市职业中学基本情况
|
校数(所) |
总 计 |
144 |
教育部门和集体办 |
126 |
其它部门办 |
2 |
民 办 |
16 |
目前,北京市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实行市和区、县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为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成立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领导的,有教育、计划、劳动、人事、财政、经济、建设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的北京市职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各系统间有关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大问题。
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有500多个,基本上覆盖了首都各行各业。特别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一大批为发展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如生活服务、旅游、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物资仓储、房地产业等。
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正在由单一型、封闭型向复合型、开放型转变,逐步做到办学形式多样化,招生分配社会化,学校管理科学化,信息交流经常化。有的学校打破一班一室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滚动式教学,一室多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招生、多出人才。
目前,北京市已建成一批高效高质的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其中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校的共计61所。这些学校从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办学模式、校内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以及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实习教学和实习场地管理、资源配置、办学的规模和效益、与经济及社会的沟通等方面已初步适应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树立了榜样。
五、成人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北京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成人高、中等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社区教育、农村教育、企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北京成人教育办学体系由成人高等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和中等专业自学考试、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远距离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及培训机构等构成。2000-2001学年度,全市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02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2000余家,其中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93所。这些办学机构,既有部属(中央在京单位)、北京市属、区(县)属、行业所属,又有独立设置成人学校,还有普通高校办的函授、夜大学。许多普通高校还在远郊区县建有分校或函授站。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在11个区县建有电大分校。北京市有6个主要行业建有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中心。10个区县建有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全市276个乡(镇)基本都建有乡(镇)成人学校,4000多个行政村60%建立了村成人学校。一个层次完备、条块有机结合的办学网络星罗棋布在京城大地上。
2000-2001学年度全市各级成人学校基本情况
|
学校数 (所) |
在校学生数(人) |
专任教师数(人) |
总 计 |
2755 |
519587 |
15517 |
一、成人高等学校 |
61 |
260624 |
6723 |
1、广播电视大学 |
2 |
4939 |
465 |
2、职工高等学校 |
34 |
25277 |
4377 |
3、管理干部学院 |
23 |
21014 |
1618 |
4、教育学院 |
1 |
10339 |
263 |
5、独立函授学院 |
1 |
154 |
|
6、普通高校举办: |
|
198901 |
|
函授部 |
|
109983 |
|
夜大学 |
|
55599 |
|
成人脱产班 |
|
33319 |
|
二、成人中等学校 |
2694 |
258963 |
8794 |
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102 |
49782 |
2632 |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
1 |
10818 |
5 |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61 |
24589 |
1029 |
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
8 |
1184 |
171 |
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
15 |
8290 |
432 |
函授中等专业学校 |
1 |
4038 |
106 |
教师进修学校 |
16 |
863 |
889 |
2、成人中学 |
28 |
9560 |
317 |
职工中学 |
27 |
9323 |
311 |
农民中学 |
1 |
237 |
6 |
3、成人技术培训学校 |
2564 |
199621 |
5845 |
职工技术培训学校 |
583 |
114737 |
5294 |
农民技术培训学校 |
1981 |
84884 |
551 |
北京成人教育,全面承担岗位培训,初、中等文化基础教育,中、高等文化专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五大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支撑服务机构。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属的自学考试办公室和成人教育考试办公室,负责全市成人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属的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为全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划、协调和实施部门,并为成人教育提供决策咨询和理论指导。北京教育学院是我市成人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在8所成人高校建立了成人教育师资研修中心校,成人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形成制度。《北京成人教育》为北京市成人教育核心刊物,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为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全国性成人教育报纸。
北京的成人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使几十万成人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提高了文化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仅1999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共有毕业生68916人。第二,北京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远距离、开放式办学,将高等教育送到远郊区县。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先后推出大学基础教育、注册视听生、“专升本”等改革试点。依靠遍布全市的教学网络,已培养大专毕业生9万多人,培养非学历教育学员40余万人次。第三,北京市创办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由于具有“宽进严出、教考分离”等特点,吸引力越来越大。到1998年参加考试的人次已超过100万。仅1997年就有27万人次参加83万科次考试。第四,进行招生政策改革。在成人高校和高等自学考试开办专科起点本科教育,为大专学历人员提供继续深造机会。开办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提供完善知识结构的机会。第五,广泛开展各种资格性证书考试的培训活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如律师证书、会计证书、驾驶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第六,北京市从1994年开始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工程”,系统开发全市人力资源。救助1998年底,“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培训15。6万人次,缓解了北京市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紧缺状况。“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工程”培养大专毕业生24295名,中专毕业生78726名,专业技术人员新增29854人,职工岗位培训90。5万人次,为乡镇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转岗人员培训工程”对全市转岗、转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文化、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培训,以适应新旧经济体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近几年,各类学校积极支持企业深化改革,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调查表明,参加培训的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率为80%。
六、师资队伍
1、基本情况
|
教职工数(人) |
其中专任教师数(人) |
普通学校 |
389642 |
231591 |
(1)普通高等学校 |
82160 |
34952 |
(2)普通中等学校 |
103815 |
60847 |
中等专业学校 |
10468 |
4648 |
技工学校 |
7459 |
3704 |
职业中学 |
11975 |
7067 |
普通中学 |
73492 |
48903 |
工读学校 |
421 |
229 |
(3)小学 |
71701 |
58002 |
(4)特殊教育学校 |
894 |
644 |
(5)幼儿园 |
27257 |
12595 |
成人学校 |
34429 |
15517 |
(1)成人高等学校 |
15364 |
6723 |
(2)成人中等学校 |
19065 |
8794 |
社会力量办学 |
13139 |
30347 |
2教师队伍建设
北京市通过引进补充、培养提高、职务晋升、深化改革等措施,使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高。
高等院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48。33%,其中正副教授达44。26%,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为45。26%。普通教育按照国家关于幼儿院、小学、初中、高中的任课教师须分别具备中师(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学历的规定,1999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72%、91.27%、84.9%。幼儿园园长、教师中学历合格率已达93.4%。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占76%。职业中学的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占61%。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占88。5%。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已完成第一轮培训,“九五”继续教育规划正在实施当中;教师资格认证工作顺利进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教师培训广泛开展。中小学现职校级干部全部经过岗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北京市不断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动态的人事管理制度,激活用人机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实行校长职级制,加强对校长的考评管理。实行教师聘用合同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
改善中小学教师结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在大力办好师范院校的同时,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按照课程设置标准,有计划地培养、培训短缺学科及新型学科教师,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政府已决定把小学教师的任职学历要求提高到专科,再逐步提高到本科;把初中教师的任职学历要求提高到本科,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鼓励城镇地区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任教,调剂城乡教师余缺。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中小学专任教师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取得进展。从90年代开始,北京市建立了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重点培养年轻人,现在他们有的以成为教学、科研骨干。他们的生活和住房条件有很大改善。
七、 教育经费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1998年地方财政(不含中央部委在京院校)拨教育事业费413857万元,比上年357730万元,增加拨款56127万元,增长15。69%。全市经常性财政收入完成264320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6%,财政拨教育事业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3。93个百分点。1998年,北京市地方教育事业总支出613176万元,比上年522116万元增加支出91060万元,增长17。44%。
1998年北京市高等学校事业支出74337万元,比上年62207万元增长19。50%;其中公用经费支出40275万元,比上年33267万元增加7008万元,增长21。07%;公用经费占事业支出的比例为54。1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北京市高校生年均事业支出1611元,其中,生年均公用支出8731元。
1998年北京市普通教育事业支出520715万元,比上年445830万元增加74885万元,增长16。8%;其中公用经费支出218941万元,比上年187994万元增加30947万元,增长16。46%。公用经费占事业支出比例为42。05%。普通中学生年均事业支出3581元,比上年2736元增加845元,增长30。88%。其中,生年均公用支出1475元,比上年1242元增加233元,增长18。76%。小学生年均事业支出1840元,比上年1505元增加335元,增长22。26%。其中,生年均公用支出622元,比上年472元增加150元,增长31。78%。
1998年成人教育事业支出18124万元,比上年14079万元增加4045万元,增长28。73%。
北京市的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渠道,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采取财、税、费、产、社、基等多种办法筹措。财政拨款占教育投入的70%左右。实践证明,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北京市教育投入的逐年增长,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高等教育加快了学校布局和专业的调整;基础教育解决了初中入学高峰期全市改、扩、建初中校舍30。3万平方米的问题;完成了中小学教职工住宅96。5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改善了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条件。从1996年起,支持了北京十大教育工程的实施,推动了中学基础薄弱学校的建设,加快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
八、面向21世纪,北京教育的新目标
1999年,北京市提出到21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北京的教育水平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首都的教育水平,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率先构建起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沟通、配套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率先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进入学习化社会。
——形成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先导发展战略深入人心,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重视教育,教育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占有显著位置,各行各业广泛参与,全社会积极支持并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局面。
——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使广大市民成为有较高的道德风尚、文化素质,较强的首都意识、文明习惯的新时代公民。
——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到2005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18?/FONT>22岁)达到40%,2010年达到5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保持首都人才资源的优势。
——充分发挥首都教育对全国的辐射作用和服务作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把北京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开放式的教育中心,使教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源。
——通过大力推进改革,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政府举办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存的教育格局;建立能满足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紧跟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步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统一协调发展的首都现代教育体系。
——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普教、职教、成教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并以教育网络为依托,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机会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初步形成学习化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