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新闻
深度关注:创新人才,从何而来?
2012-06-13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创新,是当前世界的主题——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文化软实力为集中体现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肩负着“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理想的中国高等院校,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需求,培养创新人才,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化,创新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高校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并实践基于兴趣和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

  基于兴趣选拔人才

  创新人才具有多种核心特质,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其中兴趣爱好要素至关重要。兴趣是进行学习、探究的根本动力源泉,它不仅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批判思维等智力因素的提升,还有助于坚定毅力和责任感等素养的养成。基于兴趣的学习将提高成功的几率,基于兴趣的探究有助于创新的产出。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才选拔中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取向。

  第一,在报考环节中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自主招生中,学校不搞校长推荐,不对学生所在的地域和学校分等级,而是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即接受所有学校和考生本人的自荐,给考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公平选择的机会,从而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尤其是面向免费师范生的“师表计划”更是吸引了众多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考生。

  第二,在招生类型设置中关注学生兴趣。在自主招生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需要,同时考虑到90后考生日渐明晰的兴趣取向与兴趣差异,特别设立了“攀登计划”、“星光计划”和“师表计划”。“攀登计划”择优选拔对哲学或天文学等专业有浓厚兴趣的考生,而“师表计划”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考生,“星光计划”则面向学科特长生。

  我们坚持的多元考核包括文化课、多项能力和专家面试,既关注考生已有能力,也关注未来发展潜质;既涉及智力因素,也涉及非智力因素。我们利用我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开发了“多项能力测试”,侧重对考生逻辑能力、论证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有效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第三,在录取政策中尊重学生意愿。学校在统招录取中以最大限度满足进档考生专业志愿为原则安排考生的专业录取,在入门时就尽量使考生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相契合,保护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从近两年录取新生情况看,60%以上的考生录取入第一志愿专业,95%以上的考生录取入志愿专业,入校后提出转专业的学生仅为5%左右。

  最后,在培养中还重视学生兴趣的拓展与变化。大学生尚处在成熟过程中,随着视野的拓展,阅历的增加,一些人的兴趣会产生变化,学校考虑到这些变化,制定了专业二次选择、辅修—双学位等政策,为学生开辟了进一步实现专业兴趣的途径。院系通常以兴趣和能力考查为核心,确定转专业学生。近年,每年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的学生达1400余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
· 河南:打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组合拳”
· 合理育才、引才、用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 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不能坐等高中“交棒”
· 引才聚才 为科技爬坡添底气
· 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公示
· 科技部公布2018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
· 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对象公示
· 中美两国专家对话——千方百计吸引创新人才
· 创新人才培养:澄清误区才能明辨方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