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过半大学生将入职蓝领行业
是不是王嘉宾恰好在今年毕业,赶上了最难就业季,他的就业经历才显得如此“苦逼”?很不幸,可以预期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都将处在一个高位运行状态。
胡瑞文在沙龙上给出另一组数据: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人,届时18-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
“这一数据表示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如果这个大环境不去认识它,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期望值不调整,就业难还将持续存在。”胡瑞文说。在他看来,大众化教育之后,大学生不再是精英,而是普通人了。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能让更多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带来的挑战是,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理想的岗位将很困难。
胡瑞文的研究报告中亦提及,未来社会的岗位需求也将有所改变。
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总量中,机关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在逐步下降,经济行业、企业所占的比例正逐步上升,今后高等教育毕业生中的八成以上将面向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部门就业。
以王嘉宾钟情的传媒行业为例,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开始新闻系的仅有70余所,总招生人数是5920人。但是到了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学校开设新闻系,招生人数达到75000人。
而中国的新闻媒体岗位有多少?2010年,新闻记者14万人,播音主持7万人,两者总计21万人;2011年记者19万人,播音主持减少到5.6万人,两者总计24.6万人。
10年之间,传媒岗位增加不到4万人,可大学新闻系招生人数却增加了12倍,显然像王嘉宾这样的新闻系毕业生很难进入到正规的新闻单位。
胡瑞文的研究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增量总计9400万人,只有一半毕业生能到“白领”岗位就业,剩下一半要到“蓝领”和“灰领”岗位。蓝领将是大学毕业生新的重要的空间,这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个人就业的需要。
大学生供求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必然要求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以及专业结构、学校定位培养目标也必须相应做出调整。
“中职毕业生要做农民工的活儿,这个肯定不如我们的期望值,但这就是现实!”胡瑞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