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专题 > 众创空间
中国青年职业观念发生转变:万众创业渐成氛围
2015-04-02  新华网  

字体大小:

  青年人的新选择让中国创业经济迎来曙光

  “大学毕业找份安稳的工作”,中国青年人正让这个职业观念发生转变,“去创业”成为新选择。在跨越观念、具备勇气、找准方向后,中国青年人的新选择正推动创业经济展露曙光,万众创业渐成氛围。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想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创业公司。”加入北京海淀中关村创业企业格灵深瞳的覃晓飞如是说。过去八个月,他从中国知名的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一名在读研究生,转变成为“中国硅谷”中关村创业企业中的一员。

  在学校时,覃晓飞开设了一个“西交大生活圈”的微信公众号。也正是此时,格灵深瞳CEO何搏飞注意到了这个有创意的微信号、有想法的“幕后人”。

  “飞哥(何搏飞)联系上了我,交流后给了实习Offer”,覃晓飞后来知道,自己跨界进入的是一家由提出并将“谷歌眼镜”变为现实的谷歌研究院博士赵勇、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层何搏飞归国联合创立的公司。

  和越来越多的技术型创业公司一样,格灵深瞳有着强大的创业队伍。曾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人女孩陈心怡退学选择加入格灵深瞳;还有一位曾就职阿里巴巴集团的总监,在公司赴美上市当天,来到格灵深瞳;也有放弃可获得北京户口的机会,加入公司的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

  这对当时的覃晓飞来说是个很强的冲击。“‘神’一样的队友改变了我的世界观,还有和硅谷一样的创业氛围……”覃晓飞说,当被问是否愿意留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选择加入创业公司。

  覃晓飞的选择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人正将“创业”“创新”作为追逐实现自身价值的新选项,事实上,这一选项的优先排序正快速提升。

  以中国高校资源最为集中的北京海淀区为例,“青年人”“90后”成为创业主力军。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35岁及以下的创业者共6785人,占当年示范区创业者的五成,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占比达22.6%。

  在中国首条以创业为名的街区“中关村创业大街”,青年人更是将创业视为一种时不我待的竞速赛,这里汇聚了大量的政策倾斜和市场资源。

  创业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2014年,中国创业公司小米约8000名员工实现收入743亿元,平均11个人就实现一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政策也为迎接创业经济的曙光做好准备。以中关村为例,“一块钱、一个工位可注册公司”,政策打造创业生态;围绕智能硬件的创业甚至可以获得全链条的“政策+市场”支持,大企业的底层技术、融资、设计打样、推广可为青年创业者所用。

  对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看到了机遇。他说,中国鼓励创新创业,这对微软而言不仅仅是自身需要加强研发投入,也是让我们与用户一道,让科技能更好地促进创新。(记者 李峥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八部门:启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
· 聂德友 :一心创业富乡邻 万亩刺梨助脱贫
· 大学毕业生创业调查:近四成创业者为农村家庭背景
· 大学生“创客”收到“天外惊喜”
· 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闭幕 清华斩获五金一银
· 扶持大学生微创业,每年百万大学生参与寻找互联网梦想
· 啄破大学生创业之“壳”
· 教育部: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大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
· “青年创业节”一场生动的创业教育课
· 总理喊你来创业,你都干了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