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专题 > 众创空间
北京青年调查:57万创业青年凸显首都精气神儿
2015-04-24  人民网-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原标题:57万创业青年凸显首都精气神儿

北京创业青年街乡分布图 

  “创业”,无疑是时下最火的一个词,而首都北京更是创业青年云集之地。无论是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馆,还是三里屯soho的写字楼隔间,乃至你可能路过的某个肉夹馍摊位,都涌动着蓬勃的创业热情。

  或许你已经对诸如互联网思维、90后CEO耳熟能详,但是你是否了解,北京的创业青年到底有多少人?他们的创业项目集中在哪?什么行业创业最挣钱?创业者的收入又如何?

  首次完整披露的《北京市创业青年群体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或许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这份由团北京市委主导的调查历时一年多,对全市工商注册登记5年以内、年龄在18至40周岁的57.15万创业青年(数字截至2013年年底)进行了系统的抽样调查。

  这份基于工商数据资料、1916份调查问卷和100人次访谈的报告,让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个典型北京创业青年的面貌:他应该32岁左右,毕业4到7年后开始的第一次创业;他有超过六成的可能从事的是批发零售等服务行业,超过两成的可能从事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他的收入并不高,没房没车是大概率事件,他认同“奋斗成就人生”,还在为个人生活和企业发展而努力。

  7个聚集过万创业青年的街乡

  在北京这座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级都市里,算得上创业青年“据点”的街乡镇共有7个,分别是朝阳区的建外、三里屯、望京街道,海淀区的中关村、上地街道,丰台区的新村街道和昌平的回龙观镇。《报告》的数据显示,以上地区创业青年的人数都超过了1万人。而北京各区县中,朝阳创业青年人数达到13.92万,海淀有9.86万人,丰台也有7.78万人,明显高于其他区县。

  团市委创业青年调研团队专家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平青表示,这些聚集区与全市经济产业园区和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一致,多受产业特性、相关政策和历史原因的影响,“例如中关村就聚集了大量的信息产业,有聚集效应”。

  刘建强就很喜欢自己位于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8楼的办公室。这是一个名为厚德创新谷的创业孵化器,3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里,分布着30多个创业公司,不定期会有投资人来考察项目。在他们的楼上,是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而走出鼎好大厦,沿北四环往西走不远,就到了去年6月刚刚更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晚上没那么忙的时候,刘建强常会溜达到那儿,参加3W咖啡或者binggo咖啡举办的各种创业沙龙,或者跟投资人聊上两句。

  选择办公场地时,刘建强曾经犹豫过,公司是随便租一个商住两用的民居,还是到中关村找一个孵化器?可跑了几次中关村以后,他没再犹豫,周边环绕着创业者、投资人,让他“更有创业的感觉”,也“更方便”。

  身处在一群创业者中,刘建强能很强烈地感觉到创业的氛围。入驻半年多的时间里,同在一个办公区的公司,有人被大公司作价千万元收购,有人成功地拿到了B轮融资,也有人烧完了钱还是没有找到营利模式,最终黯然离场。这让今年32岁的刘建强时刻警醒自己要更努力地奋斗。

  某种程度上,刘建强跟报告中的典型创业者很像。报告显示,北京创业青年的基本结构为,男女比例约3∶2,非京籍占55%,主要集中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4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96%)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2%),平均年龄为32.25岁,平均初始创业年龄27.80岁,大约在大学毕业后4~7年才投身创业,毕业即创业的比例不高。

  河北人刘建强目前的创业项目是一款预定运动场馆的手机APP“E运动”,在这一波移动互联网催生的创业热潮中,手机APP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前一份工作中,刘建强对接的就是一些APP的推广业务,这也让他更能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的魔力。去年6月,他最终决定辞职,离开年收入50多万元的广告公司,开了自己的公司,每个月领着公司最低的5000元工资,他的理由是,“到了这个年纪,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算起来,刘建强是在毕业后的第九年才踏上自己的创业路,相比平均初始创业年纪显得大了一些。而《报告》也指出,如今北京创业青年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CEO开始频繁见诸媒体,刘建强说自己很羡慕当下的年轻人,“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八部门:启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
· 聂德友 :一心创业富乡邻 万亩刺梨助脱贫
· 大学毕业生创业调查:近四成创业者为农村家庭背景
· 大学生“创客”收到“天外惊喜”
· 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闭幕 清华斩获五金一银
· 扶持大学生微创业,每年百万大学生参与寻找互联网梦想
· 啄破大学生创业之“壳”
· 教育部: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大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
· “青年创业节”一场生动的创业教育课
· 总理喊你来创业,你都干了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