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民办教育 > 海外概况
瑞典九十年代私立教育政策的论战与实施
2001-08-29    华东师范大学海边

字体大小:

  笔者1990年夏赴瑞典访问研究,1996年夏返国,亲身经历了瑞典九十年代关于私立教育政策的一场论战,目睹了各种观点对峙的场面,对这一教育政策的起因、实施过程、当事人的想法以及政策实施的初步效果有一些了解,愿以本文向国内的同行作一个汇报。

  一、论战的社会与教育背景

  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工业化国家,是欧洲少数免遭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约一百年时间里,瑞典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今天的发达的工业国,由十九世纪的贵族统治走向政治民主。与此同时,瑞典还推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建成了典型的"福利国家",国际社会把瑞典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验概括为"瑞典模式",这一模式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活跃在瑞典政坛的是八个政党。左倾的政党有两个,一个是左翼党,即原来的瑞典共产党,东欧剧变后更名为左翼党,另一个是社会民主党,这个政党在历届公民投票中获得的选票最多。中间的和右倾的政党有环境党、自由党、中间党、基督教民主党、温和党和新民主党。左右瑞典政坛的是两个党,即左倾的社会民主党和右倾的温和党。二战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通常是社会民主党执政,极极偶然的情况下(如瑞典经济了发生极大困难时)会短期由保守的温和党执政。

  瑞典社会民主党虽然具有极强的社会主义倾向,但并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瑞典经济实行国有化,瑞典经济的90%今天仍归私人所有,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等部门的核心企业为国家所有,大中小学校及幼教机构、医院、儿童保育和老年护理机构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经营管理。国家通过高税收政策来推行高福利,使每个人都享有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对失业者、母亲、孩子以及经济困难的家庭还有特别的经济援助。对高收入者,由于推行累进所得税制,造成了社会成员间税后收入的大体平均,从而为瑞典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教育上,与瑞典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福利改革相适应的是统一学校运动。这一运动把学校教育由以前的双轨制变为单轨制,强调让所有的孩子都进同一种学校,打破学校的社会等级界限。他们把小学和初中教育并在一起,设立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这种学校里接受完全一样的教育,之后再有三年的高中教育,高中的课程分成不同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使每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们都有上大学的可能性。传统的女子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私立学校都被改造成了统一的学校。所有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免费上学。中小学教育经费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各支付一半。

  这种教育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的考虑。二战以后,社会上要求平等和民主的呼声很高,在不改变经济所有制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当然是改变年轻一代的教育条件,通过把来自社会的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子女整合在一所学校,从而给处境不利的家庭的孩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试图改变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的命运,最终使每个瑞典公民具有同等的教育水平和同等的社会竞争力。这一改革对提高边远地区的教育质量,对女子教育和家境困难儿童的教育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

  免费的庞大的教育体系给教育经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教育越发展,教育经费的需求就越大。据测算,教育经费约占瑞典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1989-90学年度的生均经费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为40,500克朗(注:按现在的汇率,1克朗约等于1.2元人民币),在高中阶段为56,100克朗,在大学阶段为33,900克朗。幼儿园的生均成本最高,达到了85,000克朗,这个数字甚至高于医科院校的年生均经费。从1988年的数据看,教育经费占瑞典政府总支出的百分之九点四。据1991年的数据,瑞典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在全日制的教育机构里学习,如果把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学习的人加在一起,这个学习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则达到百分之四十。当瑞典九十年代初经济进入困难时期时,很多人开始对这样庞大的而且需要不断增加的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出疑问,可不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私立学校来增加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对统一的公立学校的第二种批评是国家对教育的过多干预,从而使得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没有选择权和发言权,这被认为不符合民主的精神,限制了个人的自由的权利,损害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阻碍了私立学校的发展。家长们对学校的纪律和价值观的教育、对教育的内容和质量也有意见。

  二、论战双方的主要观点

  由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公众对执政几十年的社会民主党的政策表示了不满,保守的温和党为核心的右翼的中偏右的政党联盟得以上台执政(1 991-94年)。这期间右翼联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私立学校的法案。法案规定,新成立的私立学校经审查合格以后,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教育经费,支付标准是按全国年生均经费的85%乘以每一私立学校几近相等的财源。左倾的左翼党和社会民主党持反对意见。

  1、右翼阵营赞成设立私立学校的理由以温和党人为核心的政治右翼阵营认为,支持设立和资助私立学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挽救国家于危难的济世妙方。

  其一,设立私立学校可以帮助国家降低教育成本。瑞典的教育体制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教育体制之一,其师生比高达11.5:1,比二十多年前翻了一番,教育行政人员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很多学校还雇请了特殊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特殊学生,另外,学校还要支付移民子女学习母语所需的母语老师的费用,学校教育经费居高不下,但教育质量并没有同步上升。完全依靠公立学校来办教育,教育经费只能增不能减,而政府的财源是有限的,在国民经济发生困难的时候,教育经费只能减不能增,这就迫使政府寻找新的教育机制。私立学校的设立可以打破公立学校对教育的垄断,更好地面向教育市场,服务每一个家庭。私立学校因为经济独立,会有更强烈的成本意识和更高的效率意识。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会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服务。

  其二,私立学校的设立给予家长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在公立学校垄断教育的局面下,家长所能作的就是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接收下来以后,即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所有的学校都大致一样,家长即使想有所选择,也只能是浪费时间。国家把教育当成一种公共福利来办,完全忽视了每个家庭对教育的特殊需要,忽视了未来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忽视了市场对每个人提出的不同要求。私立学校的设立就是为了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需要、不同的儿童观的家长们的不同需要。家长可以选择上公立学校和上私立学校,也可以在不同的私立学校之间作出选择。

  其三,私立学校的设立有利于扩大学校自主权。在公立学校体制中,校长和教师往往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而行政部门的指令考虑的是全局,不是每一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的经费来自行政拨款,同时学校也要经常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接受监控和指导。这种官僚化程式化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校长和教师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在私立学校里,校长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主动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运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展开工作,他们在计划自己的工作时,在适应市场需要时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他们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他们的肩上,来自行政部门的压力小了,但来自市场的压力和来自家长的压力大了,这样更有利于校长和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专家。

  2、左翼阵营反对设立私立学校的理由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左翼阵营坚决反对右翼阵营的私立学校政策。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三点:其一,设立私立学校只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减少公立学校的经费,使教育工作的效率下降。如果按右翼阵营的私立教育政策,将会有很多小型的私立学校出现,从规模效益的角度看,这是不经济的。从事实上看,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私立学校,绝大多数是小规模的。这些小规模的私立学校按学生人数从政府处领取教育经费,这样就使公立学校原有的总经费反而减少了。国家现有的经费连公立学校体系都难以维持,怎么可以维持公私立两个学校体系。当私立学校从公立学校中吸引走了一批学生以后,公立学校的教育设施的利用率也随之降低了,公立学校的规模效益也会随之降低。另外,公立学校的教师的出路也成问题。总之,这种劫公济私的学校改革办法在经济上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其二,设立私立学校和资助私立教育会带来教育上的严重的社会分化。学校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会拒绝接受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及残疾学生和移民子女,因为国家按学生人数向学校拨款,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残疾学生和移民子女在教育上需要更多的帮助,这也就要使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这对学校的经济来说是不合算的。另外,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教育质量方面的声誉,可能会对学生的入学时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订一个最低要求,从而把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拒之门外,这种"优质学校"的出现会加大学校之间的差异,这对纳税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与此同时,一部分家境优裕的家长们可能会组织起来,增加对其子女就读学校的捐助和投资,使部分学校专为某个社会阶层的子女服务,这样一来,学校就没有给每个公民以同等的教育机会,反而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分化,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在国家的边远地区或人口稀少的地区,由于生源的限制,不会有私立学校愿意设置在这些地区。私立学校只会出现在生源较充足,相对成本较低的地区,成本较高的教育还得由公立学校来进行,这种公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的。

  其三,私立学校的设立会加大家长对学校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教育官员对教育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不是家长的所有想法都值得尊重,教育官员是民选的政府任命的,他们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阶层某个地域的利益,他们很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训练,如果他们失去对教育的控制和管理,这对全社会不是一件好事。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把中央的教育管理权更多地下放到社区来,社区就更容易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学校的董事会要有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让家长更方便地在校董会上发表意见,从而促进学校改进工作。瑞典的教育管理中过去太强调中央集权,向基层下放权利是会起积极作用的。学校在满足家长的要求方面可以采取主动姿态,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有些依据现有设备条件和师资条件,可以长于某些学科,成为这方面的特色学校,这些改革是可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来达到的。

  三、私立教育的政策实施

  尽管有左翼阵营的坚决反对,以温和党为核心的中右翼联盟凭借在议会的微弱多数席位,通过了资助私立学校的法案。短短几年内,出现了许多私立学校,瑞典中小学生的百分之一进了私立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急进和快速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研究私立教育留下了值得思考和注意的东西。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据1992-93学年的统计,私立学校有108所,注册学生10,630人,占这上阶段学龄儿童的百分之一。按学校的性质和特色,这一阶段的私立学校可分为:教育观念学校、宗教倾向学校、民族语言学校和少数难于分类的学校。教育观念学校是指学校依据著名教育家的办学理念来办学,如蒙台梭利是一位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高度尊重儿童的个性和自由,强调儿童中心式教学,有些私立学校就是按她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安排教学的。宗教倾向的学校是考虑到家长们的宗教信仰不一样,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不一样,有必要给不同信仰的家庭提供不同的学校,如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还有其他的小教派都试图在学校中发挥自己一定的影响力,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之余,也接受一定的宗教知识和训练,从而维系宗教团体内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宗教联系。民族语言学校的设立,是考虑到瑞典社会的流动性和对国际交往的依存性,学生有必要在学习瑞典语的同时学好一至两门其它语言,如母语和英语。今天的瑞典社会中百分之十的人口是移民,他们来自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涉及的母语有上百种。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机会学习熟练地使用一种或几种包括英语在内的外语,从而使其子女在未来的劳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另外还有一些私立学校的特色不明显或难于概括。这些种类的私立学校的出现反映了家长们对教育的一些特殊要求。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大部分位于城市地区,近一半的私立学校学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其它的几个大城市也有一部分私立学校。据1992年对私立学校的教育开支的调查。私立学校的生均费用比公立学校的生均费用低38%,这主要是因为私立P5男姓?延玫停?硗猓?搅⒀?5慕淌Φ脑缕骄?ぷ室脖裙?⒀?5汀4铀搅⒀?5木?牙丛纯矗??步逃??阎徽佳?W芫?训囊话耄?硪话肜醋陨缜?怪?⑺饺司柙?⒀??Х选⒐?竞突?鸹岬脑拗?K搅⒀?V泻芏嗍鞘辗训模?褂幸恍┧淙幻?迳喜皇辗眩??茄??耐獬雎眯蟹延谩⒖瓮饣疃?延靡约白ㄌ饣疃?讯家?页ぶЦ叮??庑┫钅吭诠?⒀?@锒际遣幌蚣页な辗训摹?
  在高中阶段,私立学校的种类稍有不同,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类私立学校外,主要是出现了文艺类的私立学校和职业技术类的私立学校。不论是从学校数量还是从就读人数看,文艺类和职业技术类的私立学校都在高中阶段的私立学校中处于重要地位。还有少数大型的私立高中不以特色著称,而注重给学生全面的基础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观念类和宗教倾向类的私立学校所占比例很少,这反映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殊需要。

  四、主要启示

  瑞典的私立教育大扩张运动,随着1994年秋社会民主党的再度上台而减速了。社会民主党虽然没有取消私立教育的资助政策,但作了许多限制性的规定,并且降低了资助额度。回顾九十年代瑞典私立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私立教育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把目光转向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许多人把冷战的结束解释为"市场机制"的成功和"民主"的成功,要求学校也借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增加公众对教育服务的选择的自由,这对传统的福利型的教育政策形成了挑战。

  2、现行的公立学校体制确有缺乏活力的一面,对家长的特殊要求考虑不够,如小学阶段教学怎样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中学阶段如何开办文艺专门学校以发展学生的特长、以及对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给予切合他们需要的宗教教育、对移民子女的语言教育等,都是值得公立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思考的课题。没有家长的支持与参与,不考虑家长的特殊要求,公立学校是站不住脚的。

  3、对私立教育既要资助,也要有适度的管理。在学校的布点上,政府要考虑到边远地区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的实际,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他们所需要的教育。同时,要对私立学校的招生政策有所限定,避免产生教育上的社会等级分化。对残疾儿童、移民子女、家境贫困的儿童等类型的学生要有特殊保护政策,以免私立学校将他们拒之门处或在校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私立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满足家长的特殊需要,也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但这不应该以牺牲教育的机会均等这一原则为代价。

  (文章摘自:民办教育动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