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集锦·名师风采
北京师范大学 郑光美
个人简历:
郑光美,男,汉族,1932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动物生态研究生毕业。1986年任教授,2003年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任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雉类协会(WPA)副会长,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生物学通报》主编以及《动物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郑光美先生多年主讲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分类学和鸟类学等课程,由于基础宽厚、教学内容精要,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他重视和热爱教学工作,至今仍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主编或合编《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鸟类学》等多种高校教材,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0余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家有关部委、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骨干。
郑光美先生长期从事鸟类学研究,先后主持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在我国鸟类学诸多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鸟类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特产濒危雉类研究中成果显著,被世界雉类协会雉类专家组主席Dr. Peter Garson称为“世界雉类研究带头人”,在雉类方面的研究成果获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名师心得:
俗话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让自己、让学生享受每一次上课的感觉,必须做足功课。一个老师在台上谈笑风生、游刃有余,同学听的津津有味,这一场景往往隐含着许多艰辛的幕后工作。因此,保证教师每次都信心百倍地站在讲台上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首先,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而不是背书或者念书,只有把教材完全地理解和掌握了,才能保证把他们传授给学生。其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过程中注重推陈出新。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新成果,教师应当不断地吸收和适当借鉴相关领域发展的新知识,将精选的内容充分消化和吸收后,揉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赋教学内容以时代的特征,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把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汇成一股激情,在课堂上感染每一个人,绝不能成为PPT的朗诵者或解说员。第三,教师要注意师德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拥戴和认可的楷模。
名师寄语:
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教师就要认真准备,潜心钻研,不断推陈纳新,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力争把每一堂课都变成学生的精神大餐。
大学生正处在人身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大学教师要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要言传但更要身教,切实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以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感召学生,激励学生。
名师名言:
“爱国、敬业”和“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底限;
“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的法宝。
所属学科学校文字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北师大始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稳步提高;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规模适中、学科综合、结构合理、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科学研究发展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增长迅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4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博物学系。学院是全国首批“生物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和2002年先后被评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态学和细胞生物学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生物科学与教育工作者,其中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鸟类学领域是国内最早具有培养鸟类学博士生的学科,有专职教师5名,其中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在鸟类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做了开拓性工作,特别是在濒危鸟类的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励,培养硕士和研究生50多名,毕业生多已成为有关部委、教学科研单位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