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高师教育
21世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2001-08-23    湖北民族学院副院长 谭志松

字体大小: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的指引下,正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在这场令人瞩目的变革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师范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向21世纪探讨深化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探求新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已成为时不我待的研究课题。
  一、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1897年(光绪23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而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光绪28年)创办的京师大堂(即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经过近个世纪的发展,直到解放前夕,我国才有高等师范院校15所,其中附设于大学的4所,独立设置的11所,在校学生16402人。从这些数字上看,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师范教育的基础是很贫乏薄弱的。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到1995年我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达226所,在校学生约58万人,其中师范大学、师范学院69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57所。另外还有一部分综合性(或多科性)高等院校设置二级师范学院、师范教育系或师范教育班等,由此形成了强大的师范教育阵容。除此以外,我国还有成人教育学院242所。政府各极教育主管部门分别设置了师范司、师范处、师训部(科)等专门的师范教育管理职能部门。无论是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还是从办学实体看都说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高等师范教育的体系和特色。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教育与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第一,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高等师范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等教育师资,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我国教育水平及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必须依赖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办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到1995,高师院校已有博士点107个,硕士点698个,为提高我国整体科学文化水平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高师培养的人才遍布各个领域,许多人成为骨干人才,为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奉献着宝贵的才智。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政府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教育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高等师范教育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这一动力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师范教育。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事业”。李鹏委员长指出:“教育是强国这本,师范是教育之母”。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键取决于全民族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整体科学技术水平,而这两方面的提高都离不开高等师范教育这个基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将使高等学校的地位发生重要的变化。高等学校将兴驻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创造知识、丰富人类知识宝库的地方,而且将是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高等教育面临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能不能发挥“教育之母”的作用,能不能使教育成为知识经济的动力之源,不仅取决于不言而喻的师范教育的历史作用与地位,而且取决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能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二、21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必然走向

  (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有高等师范教育办学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培养了大批人才。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愈来愈多的不适应状态,受到严峻的挑战,甚至是极大冲击,办学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一些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谋求自我发展的道路,加上招生制度的改革,纷纷开办非师范专业,而且这些专业逐步成了更受社会关注和欢迎的部分。这无意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导向,一些师范院校把增加非师范专业作为学校求生存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而使高等师范院校在观念上出现了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百而在实际工作中削弱高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力度。

  2.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一部分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并入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这样形成的高等院校要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目的,就必然考虑合校前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推进学科专业优化,重新组成二级学院、系教学实体机构。这从形式上看已完全改变了传统高等师范教育的“纯体”;从实际办学中看,如果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上没有加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那么,高等师范教育就会被实质性削弱。

  3.一部分独立设置的地方性师范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时代的需要,加大了专业改造力度,由单纯的师范院校发展成为综合性或多科性的本科大学,但它们仍然担负着地方中等教育的师资培养任务。在这种转型的过程中或转型后的初期,由于诸多原因,必然使高等师范教育受到冲击。如果学校领导又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把师范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那么,师范教育在这些院校中必将大大被削弱。

  上述高等教育“非师范化”或“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必然会大大削弱高等发展的力度。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淡化师范教育,更增加了高师发展的阻力。当然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必须看到,高师的上述变化也不能不看作是自身为了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而作的积极调整,我们不必怨天尤人,而应准确捕捉高师发展的这一机遇,引导它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21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走向

  中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正面临着困境,同时也预示着大发展机遇的到来。而解决这一困境的根本途径,就是用积极开拓精神和改革前瞻的战略眼光去探讨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特征,从而找到改革的得力措施,以实现高等师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21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必然走向具有下几个基本特征:

  1.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将改变自己师范性的“纯体”,一些非师范专业逐渐在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和这些师范高校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尽管其名称仍然是师范院校。这并不是学校求生存的一种需要,而是社会发展对师范院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结果。

  2.一些新老综合大学都将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任务,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里所说的综合大学分两个层次,一是部分重点综合大学在21世纪将陆续成为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而其中的研究生估计有1/3将进入高校担任教师,这就是更高层次的高等师范教育。二是一些综合大学将加大力度地担汝起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近几年在一些城市已开始出现部分重点综合大学毕业生竞争中学教师岗位的现象。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部分高师院校如教育学校将被合并进入综合大学。新的综合大学将把师范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3.社会对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规格要求将越来越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着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扫除文盲,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继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在这一时期,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可以说是粗放型垢数量上的要求,因而不管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只要愿意似乎就可以当教师,最近几年又因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教师队伍中跳槽下海者不少,使得教师队伍就总体情况而言始终在低水平上动转。从我国教育的基本情况看,是穷国办大教育,国家财力投入有限,总体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待遇偏低,很难吸引大批优秀青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再加上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教教育始终存在着所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到九十年代,高师的“师范性”仍然没有较好实现,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仍然停留于数量的层面。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制度化教育成熟的阶段,有必要并可能在原有基础上革故鼎新,而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就全国广大地区来说,制度化教育的进程尚未完结,迄今为上,教育立法尚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还不够健全,尤其在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情况更为严重。但随着我国“普九”任务的逐步完成、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制度化教育的逐步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因而对高师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规格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为此而进行艰辛的探索和努力,高师教育未来必然走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道路,而非数量的简单扩张。

  4.高等教育新的专业目录的实施,也将使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行的高师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受学科本位、专业本位、课程本位和教师本位的影响,学生知识面过窄过细,师范生的文化底蕴相对不够,教育方法与技能缺乏。新的专业目录的实施,将打破现有的专业结构布局,学科结构、专业结构的改变必将引起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由此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进而从更深层次上影响和改变师范学生的教育理念及未来的教育行为,为我国在新的世纪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改革,并且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进步和高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改变传统“封闭式”的高师教育办学模式,建立“开放型”大师范办学格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资源配置方式必然发生变化,各高校也将成为办学的法人实体。过去的教师只培养只依靠师范院校,造成师素质不高,基础教育在低水平上运行;其二是随着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职教比例已达60%),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已无法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因此,高师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实现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转向开放的师范教育体制,让全国高校都有培养教师的职能和任务,都要在自己办学指导思想中把为社会培养各类(与自己专业相关)中等教育师资作为工作任务之一。当然,要实现好这个转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教师职业要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上优秀人才向教师队伍流动。这实质上也就是我国教师职业化进程问题的解决。另一个就是要切实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规范教师职业的质量标准。随着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普九”任务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教师资源配置方式必然走向市场化,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必然走向开放。其二是要变单一的教育结构为多样的教育结构,变只为普通中学培养师资为培养各类中等学校乃至高等学校师资,形成“大师范教育”的格局。各高校特别是有高等师范教育职能的学校内部体制上也要形成“大师范”的格局,由“专才”师范教育向“通才”师范教育发展。总之,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高师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开放式办学格局。

  (二)转变高师教育人才观,建立新世纪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师教育自50年代起就照搬苏联的经验,虽有零星、自发、浅层次的改革,但仍显得特色不够,与基础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高师教育一定要办出特色,特色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办出特色就是要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要实现这个结合,就必须在新的办学格局中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年是专业知识、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阶段,后一年是根据学生特长,选准专业方向进行特长培养,其中设立教育专业方向,允许学生选1~2门专业进行针对性培养。这样做既有利于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和利用,又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复合。

  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首先是在职前培养阶段。这一阶段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处理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结合问题,强化为师从教职业理想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利用新的专业改造的契机,大胆改革高师的学科体系、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应我国中等教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各类师资;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师教育已提出了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教育硕士、本科层次的初中教师、大专层次的小学教师等新要求,这是我国“普九”完成后对师资队伍需求的新趋势。

  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二在职后培训阶段。目前我国高师职后培训的重点仍在教师的学历达标上,今后的重点将逐渐转向以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待方面的短期轮回培训为主,即实行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以此推动教师水平的真正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适应新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

  课程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的改革在目前我国高教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以专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导致重专业知识,不重复合知识;重知识累积,不重智力培养;重平均发展,不重个性发展;重知识掌握,不重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点工作。1997年,由前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组织了全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研究,并相应成立了“改革指导委员会”,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共有30个省(区、市)的85所院校申报项目941项,这将有力推动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然而,我们认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与新世纪的高师教育的办学体制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绝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内容”进行调整,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必须同时植于高师教育的躯体之内。

  (四)加强实质性的政策导向,确保高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师资教育,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各类院校调整过程中不能削弱师范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国高师教育始终存在三个薄弱环节:一是办学条件较差,二是学科视野狭窄,三是中等教育,特别是初、高中教育的教师待遇低,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需要。关于学科视野的问题,目前的体制改革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正是针对此问题而进行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则主要涉及经费和学校运作中的问题。因此,首先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要明确,要通过教育立法加强政府对师范教育资金的投入和政策倾斜的力度,确保师范教育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已有了对师范教育增加投入的决策,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通过立法,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在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更新观念,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加强沟通,积极争取政府对办学经费的投入,同时要进一步经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观念。实践证明,坚持各方共建,特别是学校与所在地共建,是加强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寻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强化师范教育的观念,搞好校内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不能以削弱师范教育为代价去办学。从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都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因为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永恒不衰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