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出现失范问题后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这对推动我国教师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将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师范生免费教育”疏通航道
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国家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项政策结束了自1997年以来我国大学实施招生并轨后师范生收费教育的历史,恢复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教育的政策。为使“师范生免费教育”这艘航船顺利起航、到达彼岸,我们应该齐心协力为其疏通航道。
这里需要特别交待的是,在教师教育变革中产生了新的话语,新话语与旧话语之间交互使用,如“师范生”、“师范生免费”、“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本文仍然使用“师范生”概念,但仅限于“师范生免费教育”语境,因为这是国家政策话语,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话语的转变中,通常使用“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意义上这两个概念是等同的。本文使用“教师教育”概念,而不用“师范教育”,这是当前的宏大语境需要,尽管这项政策主要是在师范院校实施,但如今的师范院校已今非昔比,用“教师教育”概念来指称师范院校的转型,这也为师范院校建立教师教育学院或教师学院等专业学院和为教师教育专业设置提供概念基础。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现实迫切性
政策制订需要制度依据,但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失范问题,制度失范需要有效的政策来加以规范。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出现失范问题后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这些失范问题包括:师范院校数量急剧下降,师范院校走向综合化道路后教师教育被边缘化,师范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教师专业吸引力下降,教师队伍的结构性资源短缺。
一方面,我国培养初中教师的师专和培养小学教师的中师数量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到2005年,我国师范专科学校由140所减少到53所;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228所。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过程中,教师教育被边缘化。师范院校追求综合化,导致办学方向迷失,不顾自身现有条件,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工作中心转向拓展非师范专业,直接动摇了作为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办学定位,导致教师教育被边缘化。而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主要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真正实质性进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不多。据统计,我国各种大学排名在前十位的一流大学真正参与教师教育的寥若晨星,甚至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提出的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综合化以后教师教育资源被弱化,结构性调整又没有完成,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制度出现失范,因此直接导致师范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和教师专业吸引力下降。如,除重点师范大学生源质量相对高些外,其他师范院校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仅达到当地最低控制线。师专在三本学生中招生,仅达到当地最低控制线,有的还降分录取。中师生源更差,均在普通高中录取后招生。
教师专业不能成为高中毕业生首选的专业,已成事实。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的结构性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政策支持,这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务之急。
师范生免费教育需要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价值趋势是多样化的,但最根本的应该是为国家教育制度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但诚如有些学者的疑虑,这项政策能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吗?肯定的回答显然是,免费教育可以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和优秀大学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逻辑所致。而长期以来,教师质量一直是被讨论的议题,之所以被讨论,是因为教师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公共财政条件下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否则教师培养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一个体现,而公共财政投入是国家税收的再分配,税收来自各部门和个人赋税的收入,因此如何让这些来自公共财政的免费教育有一个合理的投入和产出比,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而教育投入与其他产业投入的一个最大差异在于它的隐性效益和显性效益的长期性,但如何在源头和过程中保障教育质量应该是有办法可循的。我们认为,建立配套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
由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会涉及到教师教育的不同角色,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与教师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起来,因此这种关系会决定教师培养机构如何保证教师教育质量,为此我们提出师范生免费教育需要有配套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这个保障体系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呢?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应该是由教师教育机构(培养和培训)资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教师实践质量构成的,尤其是需要一个高质量的教师培养计划或方案。这个方案是由教师专业标准、招生标准、教师培养的课程及资源开发、师资建设、实践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就业反馈信息系统构成的,重要的是,要根据这个方案来提出费用预算。
为此,国家必须制订严格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经费投入的有效性,最终培养合格的教师。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对象及其承担的义务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的“免费”对象是什么?它在什么范围内进行免费?从对象上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可以吸收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尤其是高中毕业生,我国本科层次的教师需求量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会逐渐增大,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硕士、博士层次的教师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对象应该扩大到学士后的师范生。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提高提出研究生学历教师的需求,教师教育的入学人口已经远不只是大学本科生,事实上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入学人口正在从中师、大专为主要人口比率转变为以大学本科为主、研究生为辅的人口比率,因此“免费”对象就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而言应当扩大到研究生层次的师范生。
从范围上看,师范生免费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范生免费教育不是师范院校的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针对的是师范生个体,而不是针对师范院校整体。它只对报考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二是师范生免费教育只是局限于教师培养范畴,事实上教师教育的公共属性决定教师教育的三个环节,即培养、入职和在职的每个环节都属于公共范围,于是我们必须构建起一个教师教育的投入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培养投入、入职培训投入和在职培训投入三个部分。
另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院校范围是什么?仅仅是以“师范”为名的院校为主还是以举办教师教育的所有院校?由于我国教师教育院校在“名”与“实”上发生很大变化,名义上为师范院校,但实质上却不仅仅承担教师培养任务,甚至有的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比率远远超过了师范专业;相反,名义上为非师范院校,但实质上却主要是培养教师,因此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院校招收师范生的实际数量来进行投入。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的“免费”包含什么内容?“师范生免费”是什么?师范生免费主要指报考师范专业并被录取的学生在接受相关条件下享受免除学费,并享受生活补助费和实习经费支持。“学费”
包括“教材费”、“图书馆使用费”、“体育设施使用费”等;“生活补助费”包括院校所在地区平均生活指数所需要的日均住宿费和伙食费;“实习经费”包括教师培养院校安排师范生到中小学从事教育实习的经费,保证这项经费对于教师培养至关重要,也是保障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政府、学校和师范生三方关系的一种契约政策。报考免费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的学习条件,但必须承担起受益于公共经费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当在中小学服务一定年限,而培养机构必须保证教师培养的质量,因而在政府、学校和师范生之间需要签订一份契约或合约,违约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我们要建立用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来约束和保证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服务教育方式的合理性。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要促进师范毕业生就业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只是解决了生源问题,而培养和就业环节是整个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结果上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一定是促进师范毕业生就业的。但由于国家实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因此导致一些不合格的“教师”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另外很多大学的非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也通过一些途径进入到教师队伍,由此客观上,出现抢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饭碗”的问题,师范类毕业生将面临比以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据了解,广东省2007年的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将达到28000人,同比增加近4000人,这一类特殊群体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师就业形势严峻,除了以上谈到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制约以外,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现行的学校教师人事制度的制约。政府部门应该为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毫无疑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促进教师培养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这项政策是对我国师范院校在向综合性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师教育被边缘化的一种补救性政策。这也要求,师范院校必须坚持走教师教育特色的道路,承担起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大责任,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化道路,这对推动我国教师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将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