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姜知然)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中国敲响了警钟,造就中国未来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校园,正处于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实现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将成为决定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有数字表明,在中国的高校中年轻教师的数量已经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二00一年中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五十三点二万人,四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三十六点四万人,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八点四,超过了教师总数的半数。
然而同年,中国高校教师中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教授仅有七千人,只占了教授总数的百分之十三点七,虽然与一九九九年的四千多人相比,三年间青年教授的人数增加了不少,但依然显现出高校高层次人才老化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培养更多的年轻高层次人才,给更多年轻学者机会,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00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向国会提交的第一项议案中就提及“政府应着力研究世界级成果、培养世界级人才,同时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日本、法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也制定了各自的人才吸引与培养计划。
中国政府在几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计划以增加中国青年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然而在今天的某些大学之中,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年轻的教师外流现象依然存在。
在中国北方某所大学中的考古学系,就有年轻的副教授不辞而别,远渡重洋。而其他的一些年轻老师也纷纷在教课的同时兼做生意,教学与科研水平可想而知。
在高校中近年兴起的留学热也值得人们重视。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为例,去年毕业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去往异国他乡。尽管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认为这是中国加强与世界学术交流的好事,但这些留学生今后的走向依然值得关注。
中国的高等学府有了这些“内忧外患”,其教师年轻化的道路也就自然变得崎岖,看来在中国真正实现高校教师人才的年轻化,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