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基础教育,教师还只是“二传”,教室里还没有多面黑板,学生还不是主人,学习还是被动,作业还是负担,上学还缺乏乐趣,课堂还是枯燥,学校文化还只是空荡的白墙上高挂着几个教育家的肖像和标语,教育还被应试异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10个年头。这10年,在政府行为、专家行为、教师行为、学生发展、学校生活、高考改革的行政引领和内在需求的拉动下,使10年前基础教育的那些“只是”、“还没有”、“还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真正实现了发展学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校园文化走向课堂文化,高考只是副产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开始了“软着陆”。
单从课堂这个小宇宙去窥视课改10年,这是历史性的成就。
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对理念落实、实践路径、具体实效,进行了回望与反思。如同杜郎口中学的反思会追求的那样,“揪住问题严反思,找出办法抓落实”。任何改革都不能倒退,不能走回头路。
教育是“造人”的事业
杨贤江先生于80年前的这句话,可以概括我们素质教育的主旨。
“造人”,当然要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成长需要良性的“教育生态”,如果把课程比之于种子,那课堂则好比土壤,而我所表达的“生态”,则好比是雨露阳光。
“教育是行者的宗教”,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教育唯有从理念设计层面探入实践操作,才能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而实践和操作,在某种程度上,应属于“教师的专利”,那么,基于“新教师”的课堂行为流向,那个被无数生动的教学案例所淘洗出来的“新课堂学”,则有可能会挑战一些专家的研究预测,因为教育的成色终究在课堂。
课改10年,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从最初自上而下的政府要求、专家呐喊,到自下而上的草根“自救”,在经历一场群雄并起、诸侯纷争式的课堂“骚动”之后,看似无序的课改正呈现出一个无比清晰的脉络,找到了课改的支点,就能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教育的“课堂并发症”得以治愈。事实的验证告诉我们,与其将这份事业说成是“课改”,不如说是“课变”。
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
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扮演学生成长的直接“决定者”,而是命运的“影响者”,教师通过把学习和成长权交付给学生,部分实现了学习的“事归原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从未像现在这样“相信学生”。教师不再甘于担当“牺牲者”,而是一个共同的“成长者”,教师的职业境界通过课改得以提升。
教师的角色定位更加准确。教师不再一味地担当“二传手”,而是鼓励学生与学习对话,即放手发动“一传”。教师不再是一个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一个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和生命激情的“纵火者”。
教育终究是一项“科学”,课改注定需要下决心摒弃一些陈腐的经验,勇于完成课堂模式和流程的“再造”。模式即标准,流程即效益,技术的发展为新课改接续了生命。
10年课改最大的亮色不是解决和提升了多少教学的效益问题,而在于开始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有人说,教学质量即学生的生存质量,课堂之所以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始于对学生作为“人”的发现,教育即人学,这一重要观念的转变,促使了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全新建构。新课堂带来了新气象,课堂不再沉闷无聊,学习也不再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而是一种满足学生好奇和兴趣的探究之旅。当学习开始按照“儿童的方式”发生时,学习就基本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在其中”的情感游戏。那么,基于“减负”的根源性解决之道,基本在一线形成共识,“减负”实在不完全是“减量”,而是“增趣”。
一切教育的成果都不可回避地体现在学生身上。新课改的最大价值,是发生在学生身心上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些课改学校,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这种显著的变化,在他们身上,那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对待生活的态度、阳光开朗的气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变化很容易让人把课改联想到一个充满宗教感的词汇——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