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学全科教育专业,杜娟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将来还能选择“全科教师”这一职业。这个来自云南的藏族姑娘把自己的专业戏谑为“美丽的陷阱”。她风趣又自信地说:“将来我要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数学课就是体育老师教的。’”
“‘体育老师教数学’不再是贬义的”
杜娟是青海师范大学小学全科教育专业2014级藏汉双语班的学生。当初,她稀里糊涂填报了小学全科教育,如今却已深深地爱上这个专业。
杜娟的转变源于学校对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设计:通识、教师教育、专业及特长、实践、公共选修五大模块课程,从文化基础、教育观念、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拓展5个方面为学生打牢基础。4年后他们真正走上讲台,拿出的是综合素质强、艺术专长突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小学“全科型教师”金字招牌。
青海师大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武启云介绍:“小学全科的学科专业是综合的,我们只设置了两个方向,即‘语文与社会’和‘数学与科学’,每个学生可任选一个主攻方向。此外,学生必须具备英语、体育两项基础教学技能,并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4年后,他们将是同时具备‘两基础、一专业、一特长’的全能型人才。”
杜娟表示,入学两年,自己已熟练掌握了汉语普通话、英语和部分青海方言,从零学起的绘画也大有长进。“我相信,只要有机会,我们肯定能成为卓越的小学全科教师。未来的学校,‘体育老师教数学’将不再是贬义的。”杜娟说。
“并非啥课都能凑合着教的‘撞钟和尚’”
西部农牧区大多地广人稀,教学点众多且分散,甚至存在“一人一班”“一人一校”现象。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师应该怎样培养,由谁培养,重点培养哪些学科?什么样的小学教师才能满足教学点的管班、教学、后勤等多重需要?
2012年,青海师大在原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建设小学全科教育专业。自2013年9月第一批学生入校,青海师大已招收3届共280名本科生。作为青海省的“种子号”项目,2014年,全科师资培养被选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全科教师并不是啥课都能凑合着上的“撞钟和尚”。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小学教师职业,了解儿童教育心理,把握小学教育规律,青海师大建立了一套完备稳定的实践教学实训体系。
学校对全科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科专业和教育理论课程进行指导,校外导师则着眼于实践类和学科教学类课程。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学业水平鉴定,建立了“实施—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的评教、评学、评专业、评课程、评管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的学生必须经过熔炉一次次地锻造,必须是能hold(指“控制、把持”)住大场面的人。他们必须真正懂教学、懂教育、下得去、靠得住,只有这样,将来才有能力分给学生半碗水。”青海师大小学全科教育专业负责人周密说。
和政府、小学一起协作培养
青海师大小学全科教育专业,采取与地方政府和一线小学“三位一体”协作培养的机制。一方面,邀请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另一方面,聘请优秀教师担任特聘教授和实践导师,将协作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学生到校见习,能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极大地缩短毕业后融入社会的过程;小学老师到大学作讲座、担任特聘教授,搭起了小学与高校之间沟通的桥梁,能让小学老师通过准备讲座、深入高校进一步钻研学科,获得成长;高校通过与小学合作,可以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设置,提升培养质量。”全科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基地、西宁市五四小学校长胡海蓉说。
青海师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校将趁热打铁,用一批批能力过硬、品质过硬的人才,缓解农牧区基层缺少教师、缺好教师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