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安居才能乐教 江苏赣榆兴建“里仁居”保障边远农村教师
2017-12-25  中国教育在线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在线讯 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改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赣榆区教育局急基层教师之所急,在对全区所有乡镇中小学教师构成及住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解决急需;把握标准、实用适用”的原则,新建、改建被定名为“里仁居”的“六有”安居工程,得到了广大边远乡村教师的好评。

 

  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赣榆区教育局特别制定了《赣榆区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六有”安居工程建设规划》,坚持将教师“六有”安居工程建设与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向最边远、最艰苦、最困难、最急需的乡镇学校倾斜。

  谈到安居工程,赣榆区教育局的陆建国局长说起一个小故事:一个城里的大学生分配到一个乡村学校,孩子母亲来看孩子,看到破破烂烂的宿舍,眼泪就下来了,卷起铺盖卷就要把孩子带回家:这书我们不教了。

  陆建国说,要补上乡村薄弱学校的短板,最难最关键的是教师,给老师提供一个基本的居住环境,是一个小事,也是一个大事。

  据了解,乡村教师“六有”安居工程计划分两年(2017年与2018年)实施,按照有内部卫生间、有空调、有热水器、有有线电视、有网络、有防盗门的“六有”标准,计划新建、改建教师宿舍500间共18000㎡。

 

里仁居室内情况

 

里仁居室内情况

 

里仁居室内情况

  “六有”安居工程于2017年实施一期工程,共计投入1117万元,并于9月1日全部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共新建宿舍193间,食堂21间,安装空调215台、电视193台、热水器193台,总建筑面积达9500㎡,目前已有338名教师入住。2018年赣榆区预计再投入10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8500㎡及附属工程、设备采购。

  借推动赣榆全区乡村教师“六有”安居工程文化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扎根乡村从教的理想信念和自豪感,赣榆区教育局面向全区教育系统教职工征集“六有”安居工程名称。在收到的161份稿件,经专家组初选、投票复选,一个由老师们命名的“里仁居”诞生了。

 

陆建国视察安居工程进展情况

  工程质量与教师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保障“六有”安居工程质量,赣榆区采取多项举措保证施工质量,赣榆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更是多次前往施工现场视察进展情况。每到一所学校,陆建国都到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他要求对于内部设施,除了空调、热水器统一采购外,电视机、马桶、面盆、防盗门等也要考虑统一采购,要用品牌,确保质量和售后有保障,同时还要考虑污水处理与学校排污主管网贯通问题,避免下水不畅。

 

马站棘荡完小教师搬进里仁居

  “六有”公寓配有内部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以及有线电视、网络,坚固的防盗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居住舒适感和安全感,如此先进整洁而又颇具文化氛围的居住地,让工作一天的老师们身心得到了放松和慰藉。青年教师尤其外地的老师纷纷表示在学校找到了“家”的感觉,倍感亲切,将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教育事业,回报社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改善农村教师“阴盛阳衰”状况
·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 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没尊严,哪来教育公平
· 农村教师生活仍清苦 与城市教师收入差距较大
· 出台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农村教师工资低下 难题何时能解?
· 报告称农村教师晋升小学高级比城市多花4.43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农村教师队伍亟需加强
· 政策解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以农村教师为重
· 关注农村教师体检③:医疗保障从教师体检做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