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南开大学在新学科建设方面将立足于现有基础,更加注重“量体裁衣”,严格杜绝“大而全”的现象。日前召开的南开大学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凡是不适合学校发展的新学科,将不再新建和发展。
南开大学在此次会上提出,衡量新的学科是否适合本校发展,一要看其是否适应国际上学科发展的趋势,二要看是否与国家和地方的需求相吻合,同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学科基础。对于很可能因先天不足或学校力不从心而沦为“鸡肋”的新学科,通过加强论证和评审等工作环节,尽量避免其出现。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因固步自封而导致学科发展失去活力,南开大学将调整学科布局,促进学科融合,通过整合现有力量,引进关键人才,在新的前沿领域从高端入手,高起步地开展新的学科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次会议上就出台了许多学科建设新举措。
“如果看到别人有什么,我们就去发展什么,是十分危险的。”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说,学科建设中这种盲目跟风的做法不但会抹杀自身的特色,而且从客观上来看,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也不允许在一片空白上从零建设一个新的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建立在已有的学科基础上。
“大学合并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形成的综合学科优势开始显现。南开大学原来就不是一个大校,现在更属于规模上的小学校。如果我们一味在规模上求发展,在学科点数量和覆盖面上去竞争,将很快处于劣势。”在学科工作会议上,侯自新向全校400余名师生代表坦承。
经过多年发展,南开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学科门类最“全”的高校之一,但学科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一方面,南开大学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已覆盖到文、理、工、农、医等全部12个学科门类,不可谓不“全”;另一方面,在这12个门类下,南开大学覆盖了40个一级学科,约占学科目录的四成左右,不可谓不“小”。南开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博士点102个、硕士点183个。此外,在学科的教师、学生数量上,南开与同类型、同档次的院校相比,更不具备规模优势。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认为,“小”学校不能贪大求全,而要求精求强,在特色上寻求突破。正因为在规模上相较而言还有发展的空间,眼下才更要认真审视学科建设工作,谨慎发展新兴学科。新学科在设立之前,将接受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专家更加细致充分的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