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划实施灾区中小学心理援助工作强调要科学有序地进行
目前,灾区中小学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陆续复课。为使面向全体灾区中小学生系统的心理援助与复课同步,帮助他们尽快减轻地震造成的心理影响,努力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教育部已制订规划,分步实施灾区中小学心理援助工作。一方面,着手组织能持续开展心理援助的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强调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根据需求科学有序地进行。
教育部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公共卫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了教育部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专家工作组,目前已在地震灾区的帐篷学校开展了心理援助工作。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专家工作组制订了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目标、原则、组织和实施。
方案提出,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工作要科学开展。心理援助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援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在具有资质的专家指导下,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以避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再次伤害,防止不同人员重复进行心理援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创伤程度的不同,分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来进行。
方案强调,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要有序开展。援助工作要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专家组将给认定的心理援助志愿者配发统一标志,心理援助专业人员要根据当地需要分赴指定区域,为当地教师进行培训,对他们开展的心理援助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需要重点帮助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撰写完整的工作日志,对重点需要帮助的学生建立保密档案。
方案对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的实施提出了呵护、指导、鉴别和转介、升华等四个重点阶段。通过这些工作,使学生可以控制身体反应和思维活动,坦然面对这场灾难,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在此基础上,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据悉,教育部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专家工作组将制定实施心理援助工作的专业要求,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开展心理援助所需的专业资源,组织遴选专业人员,组建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对灾区学生进行心理援助。
相关链接 川规范学生心理援助 杜绝多次采访同一人
相关链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致力震区儿童心理重建
相关链接 教育部组织专家组深入灾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调适教育骨干培训
相关链接 教育部2008年第5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