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字显示,截至5月中旬,上海市54名残疾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正式签约和已有基本岗位意向的仅6人,占总数的11%。北京市前两年毕业的107名残疾大学生中,至今仍未落实工作的还有30多人。而今年毕业的60名残疾大学生,很多还没能找到工作……如果对首届高校扩招生来说,今年的就业是道难跨的坎,那么对于这些残疾大学生来说,这道“坎”则更 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残疾大学生:“除了继续找,我还能做什么?”
重庆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小朱至今还没有落实工作。小朱在大学四年里,不光多次获得奖学金,还担任班长一职,各方面表现都十分出色,惟一的缺憾是小儿麻痹症造成的腿部变形,这使他屡屡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他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在找工作中处于劣势,所以早在去年春节,他就已经在为工作而奔波,但投出的求职简历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可我除了继续寻找还能做什么?”小朱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另据报道,川北教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周吉,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参加了15场招聘会,但却遭遇了多达56次的冷遇。因轻微小脑残疾而略显口吃的他,在招聘会上时常都是以“一份简历都投不出”而宣告失败。在一场场面对面的招聘受挫后,周吉开始在报纸、人才网站上搜寻工作。各个人才网站都注册登记了,可就是没有下文。给招聘单位打电话,对方在听筒里听周吉说几句话后,便以“已招满”为由挂断。尽管成都市残联劳动就业处对周吉一事十分关注,但由于前来联系的单位多是招劳动型之类的普工,与周吉所学专业不相适合,因为迟迟未能将此事落实。周吉对自己的未来也越来越迷茫。
用人单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和众多残疾学生相比,小廖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他在去年3月份正式与一家洗涤用品公司签约,到该公司从事产品推广工作。为何要录取一名残疾大学生呢?该公司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公司录取他的原因首先是看中了他的个人能力适合这份工作;其次,考虑到残疾毕业生可能会比一般的毕业生更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工作中更加努力;况且他的残疾不会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造成影响。
在不久前举办的“北京市首届残疾大学生就业洽谈会”上,一些用人单位表示,他们招聘残疾大学生并不完全是出于同情,而是因为这些学生虽然生理上有先天缺陷,但经过后天努力,他们中很多人不但有真才实学,而且比一般人更多一分韧劲。据中科先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他们公司去年就招了一个腿部有残疾的女大学生。一年来,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赢得公司所有同仁的钦佩。“没有人看不起她,甚至在很多方面大家还积极向她学习。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年还会招身残志坚、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
但也有一些企业坚决表示不要残疾大学生。重庆某科技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比较小,很多工作都需要经常出差,残疾大学生可能行动更为不便,所以老总交代不要残疾大学生。也有企业认为,残疾学生会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即使有真才实学,也不会考虑。
业内人士:“残疾大学生就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据有关人士分析,残疾大学生就业一直都很困难。原因在于,除了其身体状况致使其处于竞争劣势之外,社会偏见更使得他们就业难上加难。不少用人单位就觉得残疾人会有损企业形象,降低工作效率等。
重庆市残联劳动服务中心的主任郝建新认为,目前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按照政策要求,重庆市每个社会单位,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必须按照其职工人数的1.5%的比例接受残疾人就业。但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并没有相关的规定要求企业一定要接收他们。并且很多企业对接受残疾大学生本身存在许多顾虑。因此,要促进和解决残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企业用人方面要逐步转变对残疾大学生的偏见;另一方面,残疾大学生自身也要调整求职心态,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要锻炼自己的意志,不能因为受挫而丧失信心。此外,有关部门如团委、残联、教育部门以及社会保障部门都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各高校的就业部门应主动帮助残疾大学生,增进他们与常人沟通的能力,进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其顺利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