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
残疾
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
残疾人
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历史和现实表明
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作为代表六千多万残疾人的全国性统一组织
中国残联深知自己的责任和可以发挥的作用
中国残联将继续致力于残疾人人权的全面改善
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为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九五"计划纲要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九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国家在本世纪内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
总目标
--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残疾人普遍开展康复训练,同时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300万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左右,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
--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左右;
--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条件改善、能力增强;
--系统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
指导原则
--实行"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发展方针。优先解决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重点实施受益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同时,完善残疾人事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增强服务能力。
--坚持"抓住重点、带动全盘、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残疾人事业领域宽广、内容众多,在各项业务中必须抓住能带动全局、整体效益好的重点。"九五"期间,康复以适应面广、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社区、家庭训练为重点;就业以分散按比例安排为重点;教育以提高基成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为重点;社会保障以解困和扶贫为重点;环境条件以增进理解、友爱互助为重点;法制建设以执法和法律服务为重点。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和区域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老、少、边、穷地区的残疾人工作。
--确立"融于一体、适应特性"的业务格局。将残疾人事业各项业务分别纳入国家相关事业领域,统筹安排,兼顾特性,同步实施:残疾人教育尽可能纳入普通教育体系,残疾人就业尽可能分散到普通单位,残疾人康复尽可能在自然的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残疾人文化活动尽可能融于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同时针对残疾人特点和需求,辅以专门设施和特殊手段。
--建立"各司其职、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事业,要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有关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各尽其责、密切配合、整体运行。
--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残疾人的特殊性、需求的多样性、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决定了残疾人事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厉和吸引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
--切实加强基层工作。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是基层,各项任务的落实靠基层。必须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充实力量,完善工作手段。
--发挥残疾人组织的作用。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呼声,维护权益,发挥效能,为残疾人服务。
--调动残疾人自身潜能。重视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唤起残疾人的参与意识,激励自强精神,发挥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