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常州工学院禁止师生骑车引争议
2016-08-24  中国新闻网-扬子晚报  

字体大小:

  新学年即将到来,常州工学院即将启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的新校区。乔迁之喜本是件开心的事情,然而,最近一条全新的管理规定却让学生们炸开了锅。原来,该校区竟然禁止学生使用自行车和电动车。8月23日,扬子晚报记者就此事件展开调查。

  常州工学院新校区“禁骑令”引质疑

  小刘(化名)是常州工学院2015级的一名在校学生,他表示已经在微信、QQ群里收到了新校区禁止在校内骑车的规定。“校方对学生解释此举目的是为了绿色环保鼓励大家一起锻炼身体。”记者在学生展示的微信上看到,学校要求学生不得将自行车带入辽河路新校区,已有的自行车暂放在保卫处车棚,校方要求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做好宣传解释与教育工作。

  “开车很绿色环保么?骑自行车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国家十三五规划所鼓励的,学校却在反对?”一名学生直接在网上发帖质疑。

  “说是师生一样,都不能骑车。可是,老师都住在城里,开着车来上班,他们当然不用骑车了。”一位学生表示,看似公平的规定其实并不公平。

  确实有些高校“禁骑”,但大多有特殊原因

  “我们外出不可以骑个交通工具?不知道自行车电动车很方便吗?”有网友这样说。

  网友“管云飞1995”查阅资料发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鼓励自行车等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有学生表示,确实有一些高校实施了禁车令,但是大多有其特殊原因或解决办法。譬如南京审计学院提供了校园巴士,南工大江浦校区和重庆当地的多所高校则是因为校区内高低落差较大,地势陡峭,这些学校的禁令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常工院新校区地势平坦,路线简单,校园各个建筑之间的距离也有些远,自行车在校内完全可以骑行。”该学生认为,学校目前所给出的理由并不能成为禁车令的依据。他希望学校能够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妥善解决好学生出行问题。

  采访中,也有一些学生对校方的规定表示支持:“只想说新北校区真不大。自行车、电动车是危险的,估计是怕开电动车出去出事情,老师开车也很正常。”一名学生说道。

  记者注意到,因为学校的新规即将实行,一些收购二手自行车的贩子在贴吧内做起了广告。

  记者探访

  自行车被禁对出行确有影响

  常工院新校区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长约676米。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该校区附近探访,发现周边为常州市新北区新开发区域,生活配套并不完备,附近有薛家和新桥两镇,距离该校分别超过3公里和2公里。“这里公交车线路少,发车密度肯定也不会高,短距离出行肯定是自行车最方便。”该校一位学生表示,校园内虽然每条路的距离都不长,只有几百米,但是如果每天往返几次,也是不短的距离。“我们最关心的其实并不是骑不骑车的问题,而是学校为何可以随意剥夺我们骑车的权利,一禁了之的管理是典型的懒政。”

  学校回复

  “禁骑令”对师生一视同仁

  8月23日下午,常州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发布了一份说明:常工院的辽河路校区占地不足1000亩,但需容纳近12000名师生员工入驻,为此造成建筑密度较大,道路并不十分宽敞,不具备放开非机动车在校内骑行的条件。由于辽河路新校区已经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的合理分布,学生距离各个功能区均不远,也并不必要借助于非机动车辆在各个功能区间进行快速转换。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限制非机动车在校内骑行对全校所有师生而言是一视同仁的,对校内机动车也有严格限制。同时在联系有关单位,尽快在校园出入口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常州工学院积极部署和推进“专项资金”项目申报
· 华为助力常州工学院尽享光宽带 打造创新校园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