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扇几十巴掌”、“揪着耳朵离地”、“倒扔进垃圾桶”……接连曝光的教师虐童事件,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牵肠挂肚,有报道说,甚至有老人为此跑到幼儿园栅栏边偷偷观察孙子在园内情况,最多的一天跑去了五趟。
孩子,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任何一起虐童事件,都会让全社会疼痛不已。平心而论,教师虐童仍然只是极端个案,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确不是火速关停几家幼儿园、辞退几名教师、呼唤一番职业道德那么简单。除了强烈支持尽快增设虐童罪,筑起法律保护墙之外,许多人也都看到了,虐童事件大都跟“黑户”幼儿园、“无证”教师相关。虽然说“无证”未必就一定和“无知”、“无德”划等号,但幼儿园教师连个起码的资质都没有,出岔子恐怕也就不足为奇了。
规范性差,准入门槛低,这是存在于当下幼教领域特别是不少民办幼儿园的状况。家长不是不知道正规幼儿园好,幼儿园也不是不知道教师应该有证,但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却常常不得不降格以求、充满无奈。用一些民办幼儿园园长的话说,现在当民办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工资还不如保姆高,招人很困难,留人更困难,更别说计较有证没证、素质高低了。在许多城市,一面是公立幼儿园太少,想方设法都进不去;一面是规模小、管理差的民办甚至非法幼儿园应运而生。可以说,公共幼教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一天不缓解,提高门槛、保证质量就是空谈。
应当承认,虐童事件看似是个别人无德暴戾使然,但从根上讲与长期以来幼教事业的投入不足有关系。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缺少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结果导致幼儿园趋利过度,鱼龙混杂,两极分化,既出了“天价园”,也出了“黑心园”,这既败坏了教育的名声,有损于社会公平,又成了家家户户的心病。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好好补上这笔欠账,让幼儿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为基本民生服务的一种,这也许是真正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