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教师向幼儿介绍涂色涂动物脸时要注意跳开眼睛。”
老师:今天老师要小朋友给小动物洗洗脸。我们给小动物洗脸的时候,要洗得干干净净,肥皂水要洗满整张脸。能不能洗着洗着,把肥皂水洗到眼睛里去?
老师:所以我们帮小动物洗脸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肥皂水洗到眼睛里,洗到眼睛的时候要跳过去。
幼儿反应:热烈,作画时基本能自觉地注意用跳过的方法。
老师: 我们来给小动物的脸涂上颜色。涂颜色的时候要注意,脸上要画满,不能看见白颜色。涂到眼睛的时候要注意跳开眼睛。
幼儿反应:教师作讲解时反应不热烈,作画时不能自觉地注意跳开眼睛,要老师不断提醒。
这是新老教师两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很容易看出,第一位教师是一位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巧妙地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将涂色与洗脸联系起来,最为巧妙的就是利用肥皂水不要流到眼睛里这一手段,轻松地让幼儿明白了涂色跳开眼睛的道理,形象而生动。相对来说,第二位教师的语言就显得平淡多了,缺少儿童化成分,幼儿的兴趣提不起来,也不易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教师能否巧妙地运用一定的儿童化的语言,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分不开的,这是我在这三个月的工作实践与学习中得出的规律,也是我最大的体会。
幼儿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否积极愉快地参与,与幼儿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有关,而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则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一条绝佳途径。俗话说“同性相吸”,万物皆有此规律。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谈,幼儿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因此,幼儿在不经意间就被你所吸引、所带动。自然,幼儿有了兴趣,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我们的新教师多的是大段的理论知识,缺的是极其重要的实践经验,而儿童化语言的运用程度绝大多数上与教师的工作经验呈正比。教师一旦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幼儿的生理特征掌握得十分透彻,她能了解幼儿想看什么、想听什么,自然能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运用起儿童化语言的也就得心应手多了。
所以做为新教师,不一定要天天希望教出个神童,而是要着眼于考虑如何“活”用儿童化语言。所谓“活”我认为有这几种含义:
1、 形式多样,形式“活”,采用各种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经过一定的加工,以不同的形式,应用于各项活动的设计之中。
2、 因材施教,方法“活”,幼儿有着个别差异,在儿童化语言的应用中,同样要注意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要选择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符合该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这在个别教育中很重要。
3、 内容不断变化,内容“活”,由于各项活动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儿童化的语言不可能一尘不变,不能一句话通用到底。
因此可以看出,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学效果的成败在于此,而要做到“活”用儿童化语言则是更为深奥的科学研究课题。在工作中,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多考虑运用恰当的儿童化的语言,使自己的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争取做到“活”用儿童化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