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于学前教育的网页,它的首页写着这么一句话:“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倾听孩子的心语。”这句话给我很深的感触,特别是其所说的“倾听孩子的心语”。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孩子学会倾听,让孩子倾听老师的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其实,老师倾听孩子表达,倾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对加强老师与幼儿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以及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倾听对幼儿口语发展的影响。
儿童获得语言后,就能用语言与周围人交换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接受他人的委托和劝告、表达个人的请求和述说个人的经历等,这即所谓言语活动。言语活动主要包括接受和表达两方面。积极主动地表达语言、表达思想,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要让幼儿表达,就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听的环境。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幼儿表达的主要倾听者。但在现实中,许多老师缺乏倾听意识,倾听不够,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口语表达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幼儿说的兴趣,阻碍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造成老师倾听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我的了解,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没时间。幼儿园班级人数过多,老师忙于照看许多孩子,忽视了倾听孩子的话语。
2、不想听。很累,不想让孩子来烦自己;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犯了错误,想申辩时,老师往往由于生气,不愿意倾听孩子的申辩;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有效地管教”孩子,压制孩子说话。
3、传统的说教和照顾模式。教学中,有一些老师仍然困在说教模式之中,以老师讲为主,很少让幼儿主动活动,幼儿没有主动活动和探讨,一般也就没有什么要表达的了,或是上课所提问题答案单一,使幼儿缺少表达的机会;在生活上,幼儿也很少自我服务,老师对幼儿的一日生活照顾太周到全面,使幼儿经常不需要说话便可以满足要求,自然也不需要倾听了。
幼儿仅限于同伴之间的交流(有的还是受到压制的),交流的范围大大缩小,没有老师的启迪,也没有老师的帮助。这样,就造成了孩子口语水平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幼儿缺乏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说的兴趣降低,一个恶性循环便开始了。
其实,老师不必埋怨没有时间,也别再申辩我已尽力。在幼儿的生活中,不需要太大的事件,也无须太多的时间,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就会向你娓娓道来。当孩子有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时,你要倾听他们的要求;当孩子想把生活的经历、内心的秘密告诉你时,你要倾听他们的倾诉;当孩子有委屈时,你要倾听他们的辩解;当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时,你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老师这个听众不同于其他听众,你要理智地听,聪慧地听,要做到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要在倾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编辑/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