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武汉中小学教师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6年”的消息引发关注。轮岗政策真的能够落实吗?此项政策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是会引发教育界动荡?
“稳定+部分流动”的渐进改革
由于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师资等方面存在差距,武汉市的中小学被家长们分为三六九等,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和名师的中小学也成为争抢的“香馍馍”,“择校风”屡禁不止。
“择校实质上是择师。”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名师多数集中在名校。此次武汉市教育局推行教师“轮岗”制度,希望藉此解决择校问题,促进学校之间的师资交流,盘活师资。
这位负责人表示,教师交流只是武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之一,早在几年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但各城区工作力度、进展情况不一致。
在近期召开的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起,武汉将改革教师身份管理,淡化教师校籍,在部分区域推行教师“区管校用”,使名师更加容易流动,再次强调了教师交流的重要性。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解释,教师任教满6年是交流条件之一,而不是指所有教满6年的教师一定参与交流。
“教师交流不会拖垮名校。”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此举是让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达到高水平的均衡,绝不是将‘一杯好茶变成两杯白开水’。教师交流不是全员流动,是一种‘稳定+部分流动’的方式。”
有人欢喜有人忧
武汉市汉阳区虹桥小学是一所热门小学。该校副校长张翼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虹桥小学采取申报交流的方式实行教师轮岗。截至目前,已对口交流10多名教师,交流时间通常为一年左右。她说,学校符合交流条件的老师有30多名,去年区里给了4个轮岗名额,竟然有15名老师填表申请。
在张翼看来,优势学校老师到薄弱学校交流,可以发挥所长带动学校教学建设;薄弱学校老师到优势学校去,可以帮助其打开视野,扩充知识。
去年9月,武昌区回民小学教师王锦交流到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在优势学校交流的近一年时间,王锦感觉收获颇多。王锦说,回民小学的生源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孩子,家长们素质相对较低,重视教育的程度不够。到棋盘街小学后,她发现,“这里学生素质很高,老师很有人格魅力,督促我加紧学习,完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高,也让我加强了与家长的交流,获得终身受益的职业财富。”
不过,也有一些名校校长称,每年抽调教师到普通学校交流,很多老师不愿意参加;班上临时换普通学校老师任课,家长和学生也不认可。
武汉一所优质小学校长坦言,教育是周期性工作,小学1年级至3年级,3年级至6年级,初一至初三是一个周期,短暂的支教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这位校长看来,名师的成长除了校长的努力外,校园环境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十分重要。以前就有名师到薄弱学校交流,不仅没有帮助薄弱校进步,反而自己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的例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位校长说,武汉市要求老师评职称必须到偏远地区学校工作一年,在许多学校执行得并不彻底,轮岗交流也可能遭遇同样的结果。学校不放优秀教师出去,即便是行政命令不得不去,也可以跟对方学校商量,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交流”。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的良苦用心也引来一些家长的担心。他们害怕孩子与老师刚刚建立起的习惯、培养起的感情,会随着老师的流动发生变化,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教育均衡发展尚需多方着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教师交流推进难度较大,7%的比例都很难完成。对于没有完成比例任务的学校,武汉市级教育部门无权处罚,只能将这项工作纳入各区级教育部门的绩效考核,没有完成任务的区通报批评、扣分,或者取消其评先评优的资格,处罚力度有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武汉实行区域内教师“轮岗”,推进教师有序合理地流动与配置,可以看做是建立教师流动制度的一项探索与试验。
他说,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育改革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不仅仅要着眼于师资力量这种简单的公平,还要强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安心扎根普通学校和农村地区。
范先佐认为,一定要看到,教育资源不平衡,归根结底还是优质教育资源太不足,进而导致分配过程及结果的不平衡。加大人力、物力的支持,做大优质资源蛋糕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