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决战在校园
文/王伯庆
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成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中成名于“中国制造”。在产量上,中国制造业2010年就是世界第一了。然而,依靠密集劳动和初级加工的中国制造,已经遭遇到了“瓶颈”。涨薪浪潮未能冲垮“民工荒”的大坝,快速上升的人力成本,使制造业有着南墙之痛。面壁之思,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再回到低成本时代了。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没错,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强国。制造业的高端技术不在中国:机器人、人工智能、特别是制品3D印刷技术正在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技术仍然是工业革命的火车头。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基本摆脱制造业对劳动密集型的依赖,转向对科技的依赖。由此,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声称,2015年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将持平。而成本优势是发达国家外包制造业的主要推手。
中国制造,现在没有了初级加工的偷生之地,也没有了二次工业革命的喘息之机,产业升级不是中国制造的选择,是命中注定。占领制造技术的高地,是强国之争。中国制造,不“居安”,该“思危”。产业之危是教育之危。中国产业升级的成功将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提升。
在没有先知先觉的情况下,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做了无声的铺垫。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4万人,到2010年扩招为681万人,仅2010年工学门类专业的招生人数本科约为117万人,高职约为133万人。
一年250万的工学招生量,不可谓不高。但是,为满足产业升级的急迫要求,工程类大学生的数量与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初加工相适应的低比例技术人才不可延续;滞后于制造业增长速度的工学扩招要提速;赶不上技术进步的工学培养质量要加强。不是我们太慢,是世界变化太快,竞争者只争朝夕。
工程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的提升,需要有机制改革。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变化和收获,就是把计划经济转变为了市场经济,产业的发展规模按社会需求由千万企业自我调整,国家给予政策指导、制定与执行游戏规则。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高校人才培养,可以探索建立与目前经济机制相适应招生数量的调整体制,让社会需求和培养结果的信息更透明,避免“热门”专业误导考生,让用人单位和高教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来主导高教资源的调整。
中国制造,决战在校园!
来源:《麦可思研究》2013年3月刊
相关链接>>中国制造,决战在校园_伯客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