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慕课”风暴:挑战高等教育的未来
2013-09-2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聚焦“MOOCs风暴”(上)

MOOCs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

——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中文表述尚未规范,有音译为“慕课”),这是一个诞生不久的新词汇,也是一个使用和搜索频率极高的词汇。MOOCs于2012年由美国著名大学发起,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如地震海啸,一些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MOOCs风暴”。

  或被动,或主动,中国也被裹挟进这场全球“风暴”。MOOCs是什么?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又将改变什么?传统的大学如何应对MOOCs的挑战?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MOOCs?

  关于这些问题,中国一些教育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及开放大学的专家学者已进行过多次探讨。据悉,11月3日,一场有关MOOCs的国际论坛亦将在中国举办。

  一场新的变革已经开始,而我们,也已经在路上……

推荐内容>>内地首批全球网络开放课程将上线 北大公布七门课 
推荐专题>>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

  MOOCs更适合于高等教育学习者

  记者:有评论认为,MOOCs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一次革命,对此您怎么看?

  李志民:确实如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发展驱动,而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替换,只是给当时的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个更合理的治理方式。真正对人类文明进步起根本性作用的是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给人类文明带来重大改变,同时也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不仅使教育的知识内容大量增加,而且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最终导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信息技术……莫不如此。

  记者:MOOCs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

  李志民:互联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教育,还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文学将进入无经典的时代,艺术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教育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时代,新闻真正自由,政治充分民主,历史将会趋于更加真实。互联网为知识和信息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MOOCs应运而生。互联网不仅仅是伟大的技术发明,它还给人类带来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精神。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也是MOOCs发起者的初衷之一。

  记者:您有一个观点,认为MOOCs只适合于高等教育领域而不太适合基础教育,为什么?

  李志民:这首先要从学习的三种类型说起。人类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际交往类的学习,如语言学习、礼仪习惯、品德养成、管理有效等。这一类的学习主要靠模仿和习惯养成,学习的环境很重要,有了好的学习场景,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在教室内听老师讲课的学习效果比场景学习效果差很多,因此,这一类的学习不应成为学校的主要功能。第二类是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如文字、文学、数学、逻辑、运筹等。这一类的学习靠师传面授,需要前人对知识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推导、归纳、系统分析、约定认知等,对这类学习而言,课堂教学效率高,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功能。第三类是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如科学探索知识、工程技术、哲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这一类的学习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需要灵感和洞察力、想象力,需要有批判精神,需要相互讨论、启发等,也需要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模型验证等。

  从以上三种学习类别来看,MOOCs更适合高等教育,因为学习者是成年人,有主动学习的渴望,且具备应用网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MOOCs可以有力推动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因为课程质量高、学习效果好;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将会成为今后传统大学的重点,大学以研究和知识生产为主。而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同时更是人格、学习习惯与道德的培养等,MOOCs可以作为补充的手段,但不适合全课程学习。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的目的包括三个层次
· 网络安全治理要加强对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络恶意推送、造谣欺骗、道德绑架和宣扬不良价值观等骚扰网民行为的打击力度
· 互联网为社会民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 别恐慌,脑机接口仍然处于科学幻想阶段
· 公权力部门对教育机构评估审核只能划杠杠,不应排座次
· 如果法规不约束互联网内容推送,我们看到的信息只在自己编织的“茧房”内
· 把基础教育办成了选拔升学,是对国家不负责任,也是对受教育者不负责任
· 近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划分的?
· “教授”种类多,区别也很大
· 鼓励与激励的区别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