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刚刚落幕,相较于去年报考人数下降约4万,为六年来首次负增长。业内专家表示,尽管考研报名热(以下简称“考研热”)降温已成定局,但是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到考研培训市场,相反培训班正呈现高收费趋势。
考研班收费水涨船高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不久前落幕,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约为172万人,与去年高峰期相比考研人数减少了约4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考研人数在连续六连增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与考研人数下降形成对比的是,考研培训班的收费正变得越来越贵。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家大型考研培训机构后发现,当前的考研班价格可用两个字形容:“涨”和“高”。
据了解,如跨考教育的“魔鬼集训营”收费达数万元,统计北京地区部分班型发现,2011-2013年均涨幅约30%。另外,如海文考研、海天考研等机构,其推出的“钻石卡”、“飞跃计划”、“名校包过”等班型收费五六万元并不新鲜,最高者甚至达到十余万元。
“在多年以前,考研培训班是很讲究名师效应的,那时一个考研名师通常会带来数千人的大班,因此费用也相对摊薄;但是现在那种大班已越来越少见,一个大班能招来几百人就很不错了。相反,考生越来越多选择小班、精品班。”跨考教育考研专家王伟介绍称,考生由大班向小班、精品班转移,自然助推了考研班的高收费。另外,由于名校竞争激烈,考生为考研所做的投资也越来越大。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考研班收费越来越高的市场环境下,考研机构并没有放弃中低端市场,于是另一种模式正悄然兴起—借助于互联网教育的网络课程。据跨考教育CEO张爱志透露,2013财年跨考教育的网络课程收入已实现了同比三倍的增长速率,达到数千万元规模;另一家考研培训机构海文考研也在发力互联网教育,并计划于新年采取新一步动作。
“考研热”降温或继续
由于今年是考研人数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也引发了外界关于“考研热”降温的猜测。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今年研究生改革首次取消公费制度,打消了部分考生的报考热情;其次,近几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使得部分考生对研究生的文凭价值产生怀疑;再次,随着出国留学 潮的兴起,考生继续深造的途径越来越多,考研不再是惟一选择;另外,随着2009年以后高考人数的下降,在校生基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研走势。
海天教育考研专家熊市才认为,从多方面因素来看,考研人数将不会再出现前几年那样的非理性增长,将趋于稳定甚至减少,这意味着“考研热”降温已成定局。“另外,考研学生的群体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例如专业硕士报考比例、非应届生报考比例等都会出现提升,但这已经很难再影响大的考研环境。”
培训市场受影响不大
一方面考研培训班的收费节节攀高,另一方面考研人数告别高增长大势已定,在此背景下,考研培训市场是否会受到影响呢?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影响不大。
曾在多家大型培训机构负责过招生的某业内人士叶文(化名)认为,这几年的考研培训市场一直在稳定增长,考研参培率也一直在增加,但考研人数并没有大幅变化,因此整个考研市场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考研培训市场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小机构招生越来越难,报班考生都流向知名的全国性机构。在公务员培训市场,华图和中公垄断大部分市场,这种格局将会在考研培训市场里重演,未来市场将会被几家巨头垄断。”叶文表示。
“考研人数虽然略有减少,录取比例也一直保持稳定,但并不意味着考研就容易了,相对而言甚至变难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考生会首选名校,名校录取越来越难了。”海文考研市场部负责人薛敦认为,考名校变难了,考生自然会借助外力(如报辅导班)来提高自己竞争力,而且由于经济条件的提高,很多考生并不特别在意考研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名校报考竞争的激烈,如清华、北大等名校纷纷提高了面试比重,有的甚至将淘汰率提高到2:1,这在无形中为考研复试培训提供了新商机。另外,考研培训班的周期也越拉越长,有的机构甚至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招生。
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