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和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今波近日在“上海书展”现场以此博人眼球的主题展开对话,直指当前基础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病。虽是为其同名新作造势,但由此引出的教育话题却引人深思。
捡了分数丢了“人”
黄玉峰曾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语文教师合作编写《教师人文读本》,首篇选了一个小学生写的短文《当个孩子不容易》,其中有一段话一直烙在他的内心深处:“大人总是羡慕小孩子无忧无虑,哎!其实当个小孩也不容易。小孩的话,大人可以不听。可一旦小孩做了错事,大人就要唠叨个七八遍……小孩子还要考高分,考不好就会挨大人骂……”“这是出自一个孩子的童真之言,把它置于全书之首,为的是让老师们有所反思。”黄玉峰说,“现在的孩子活得太沉重,从小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学生被繁重的学业压得透不过气来,为分数而起早贪黑,过的都不像正常人的生活。这罪魁祸首就是教育的急功近利。”
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训练阅读分析,而且只允许有一种理解,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答案。大量假、大、空的分析、启发,占去了孩子们的大好时光。“小学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最应该积累的时期,现在他们却没有时间,也没有人引导来记诵那些一辈子受用的经典。”黄玉峰对如此教育现状痛心不已。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而如今,学习内容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课堂上只顾灌输各种思想,这种种做法违背了教育最基本的规律,违背了人成长最基本的规律。”他认为,教育急功近利,迫使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这样的教育关注的是分数,最终把‘人’给丢了。”
语文的差距是人的差距
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数学、英语突击补习一下,拉分数很容易,而语文再怎么下功夫,分数提高都不明显,因此他们对语文学习总提不起劲。黄玉峰说,语文的差距不是分数的差距,而是人的差距。“学语文不是为了做几道题目得个高分,而是为了增加‘文化底气’,打下‘精神底色’。什么是文化底气?什么是精神底色?那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触类旁通,思想活泼自由,有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而如今普遍的是,语文课成了数学课,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对课堂所学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黄玉峰称之为“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有一道被公认为“考生最难回答”和“回答最糟糕”的题,那就是“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一些学生直言自己看得最多的是教科书和教辅书,还有一些学生虽能报出一串世界名著的书名,但被问到细节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依靠课堂上讲解的那几篇文章,学生的阅读量太少,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遑论什么‘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黄玉峰认为,向课外延伸,精读与略读、泛读互补,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尤其在今天,网络、影视等流行文化铺天盖地,孩子们面临的世界如此精彩,老师如果再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苍白无力,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只能成为束缚学生的绳索。”
语文贯穿于学生生活
黄玉峰近年来大力推行“大语文教育”,他的解释是“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对语文的关注不应只在学校,而应贯穿学生的生活,而其中的关键是教师有没有胆识来拓展课堂。
每年寒暑假和节日长假,黄玉峰都会带上学生游历各地名胜,在山水古迹中触摸历史,与中华文化亲密对话。“现在很多学校都不鼓励组织学生远行,怕发生意外。这叫因噎废食,牺牲的是学生眼界和经历。时代发展进步了,如果师生仍守着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摞枯燥的参考书,这样的教学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黄玉峰眼里,学生如果没有受过“从游之乐”的熏陶,就称不上是受到完整的人文教育。(记者 王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