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网络教育产业极其缺乏对网络和教育均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教育产业是IT向教育界延伸的产物,最先从事网络教育产业的是IT界的人士,由于缺乏深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深刻的教育从业背景,他们对网络教育缺乏足够理性的思考,有的更多是投资和从业的激情。而教育界人士对IT这一新生事物也同样缺乏理性而深刻的认识。
因此,中国当前极其需要既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理解、又有深厚教育理论根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在网络教育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这种人才,当前十分匮乏。
2.IT与教育没有在深层次上相互渗透和融合
隔行如隔山,IT界人才与教育界人士进行有效沟通,是非常困难的。虽然IT界人士后来逐渐认识到一定要有教育界人士参与网络教育产业,但是由于上述复合型这一桥梁相当匮乏,导致了网络与教育没有在深层次上相互渗透和融合。其表现之一就是,网络技术不知道究竟如何运用,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教育如何应用网络技术,才能体现网络技术的独特作用。
3.中国网络教育产业只能在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夹缝之间求得生存
在中小学网络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至今未能得到广泛推行,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相对匮乏的就业环境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辅助应试、提高成绩”是中小学网络教育产业不得不找的一面旗帜。
但是知识经济要求教育必须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旗帜也必须要打。因此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必须视教育趋势定,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运动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在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领域,以呆板的专业设置、扼杀个性的绞架式教育为特征的低效、低质的普通高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要求出现高效、高质、灵活的远程教育,但是目前只有少数公立高校才能从事国家认可的文凭、学历教育,严重阻碍了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
4.网络教育缺乏站在教育哲学高度上的建设和运营理念
建设理念是触及网络教育灵魂的“魔棒”。如果在实施网络教育之前,没有把“建设理念”置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就根本不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以“科技,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人本主义是网络教育哲学的精华所在。“人本主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它的指导下,可以衍生出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触及网络教育本质的理念,“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多媒体化”、“交互化”就是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网络教育的核心理念。
5.网络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先进的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没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另外,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没有完全适用的教育理论可以起到这一作用,只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理论,产生和完善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论。
6.教育本位还是技术本位
由于从事网络教育产业的人才,IT技术人才占据相当的比重。而且在视技术为生命的IT界,更容易将技术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倾向是极其危险的。
教育是技术的目的,技术是教育的手段。目的决定手段,而不是手段决定目的,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但是目前有许多从事网络教育的企业还是以技术为本位。
7.科学的定位是从事网络教育产业企业的立足点
网络教育是一块巨大无比的极其诱人的蛋糕,吸引了无数豪杰。但是,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独占这块市场。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和优势,确定适当的定位点,是企业成功的立足点。
ICP和ASP是两种不同的市场定位。目前适宜的定位是ASP,但是ICP和ASP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纯粹的ICP或ASP都不易成功。
8.竞争还是合作
网络教育产业正进入群雄纷起的战国时代,现在全国已经有各类教育网站3000余家。显然,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网络时代,大多数的教育网站将会在激烈的市场中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只有少量实力雄厚的网站才会生存下来。这样,携手合作必然成为明智商家的选择,联想与新东方和北大附合作,网大与101合并,就是竞争与合作、吞并与扩张的上演。
9.创新和特色是关键
如何在中国数以千计的教育网站中打出一面属于且适合自己的旗帜,如何做到脱颖而出、卓而不群,是摆在网络教育产业人士,尤其是网络教育公司的CEO们不容回避的棘手问题。
如果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的思维,照搬他人的模式,在视创新为生命的IT界中,这无疑等于自断前程。然而,在当前中国众多的网站中,上述现象并不罕见。
运用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创造性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是业界人士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