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教育信息化 > 综合研究
合理利用因特网教育信息资源
2001-12-10    肖玉敏

字体大小:

  三、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参引格式

  新知识、新成果的出现不可能不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教育界是保存、组织、传递和发展人类知识和成果的中坚力量,所以教职员工和学生需要经常性参考借鉴他人成果为自己的授课、学习、科研等活动服务,特别是在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撰写科研论文时,需要经常参考和引用他人的文字、图象等诸多材料。过去这些材料主要以印刷品为媒介,比较固定,容易确认和记录。但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料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处于自由游动独立存在的状态,来来去去,网址也经常发生变动。所以参引网上信息资源有一些不同于印刷文献的特定的格式。

  众所周知,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几种,主要的通讯协议包括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万维网(WWW),远端登录(Telnet),Gopher及新闻组(Usenet)等。此外,光盘(CD-Rom)也能够提供丰富的从网络上下载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源从信息本身的角度而言,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和在纸张上出现没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对原先是从印刷品的形式出现,后来才登入网页的期刊杂志、书籍手册、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等,引用时区别不大。

  对绝大多数印刷文献而言,引用时的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在表述时次序略有不同而已,基本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或作品题目、出版地点、出版者名称、出版日期、引文出处、页码等。有些引用还会注明出版的媒体。而对于网上资源来说,有些内容不再存在,或者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例如:作者姓名在因特网上可能只是作者的登录名或者化名;文章题目可能是文件名;出版地点换成了协议(protocol)或网址:至于出版时间(指网页上作者所写的日期),能够确认的或许只是它被使用的的那个时段;在因特网上,不管文件长短,一个网址往往只有一页,所以不可能象印刷文献一样标明页码;并且由于绝大多数网络浏览器、文字处理软件、文件编辑程序都提供查询某个字或某个词组,因而在数字化文献中标明某一注解的确切出处则显得多余。

  在印刷文献中,参考书目、注释或文中注释通常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日期、参考文献页码。在数字化文献中,这些信息可能消失。例如:在电子文献中注释通常只有作者的名字,如果不清楚作者姓名,只注明文件名称。对科学文献而言,如果没有具体出版日期,文献的上网日期或进入该网页的日期应该注明。

  目前信息大国美国比较认同的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提出的MLA格式和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提出的APA格式。MLA格式一般用于文学作品,而APA格式则被广泛用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医学界等。

  在电子文献中罗列参考文献从格式上讲和印刷文献没有很大不同,只是改动或增加了一些内容,其基本格式如下(以APA格式为参考):

  作者姓名(姓可用首字母)

  出版时间(文献在网时间或最新版本在网时间)[如果网页上未显示,略去,或用n. d. (代表”no date”)]

  参考文献名称(文章题目或书名)

  文献全称(书名、期刊名等)[如果确定]

  文献版本或文献编号(书籍版本、期刊期号等)[如果确定,用斜体]

  协议、网址、进入路径或登录方法([Online] Available:可以省略)

  浏览使用日期

  注:从APA JOURNALs(http://www.apa.org/journals/webref.html)在其网站上最新推荐的网上电子文献的参引格式中,将浏览使用日期提前至“协议、网址、进入路径或登录方法”之前,”[Online]Available”用“form the World Wide Web”来替代。不过其要求注明的内容未变。例:Jacobson, J. W., Mulick, J. S., & Schwartz, A. A.(1995).  Ahistory of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cience, pseudoscience, and antiscience: Science workinggroup on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750 - 765. Retrieved January 25, 199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journals/jacobson.html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