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电教界在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理论、定位、名称等方面存在争议。作者提出:对理论问题在“三个权威定义”上寻求共识;从学科属性、工作任务、工作机构性质职能三方面寻求合理定位;要正确对待名称问题及其有关现象。
【关键词】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定位【中图分类号】G40-057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教界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学术讨论热烈非凡,学术争论或明或暗。电化教育产生了新的定义和理论解释,对教育技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和说法,仅美国AECT’94定义就有四、五种译文表述。电教界出现的这些学术讨论甚至争论,形势发展是可喜的。这是中国教育发展浪潮涌动掀起的浪花,是中外教育思想、文化理念、信息流动互相交融、互相碰撞产生的化合物和火花。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因视角不同、出发点不同或认识的深度、广度不同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结论,往往冠以不同的称谓。如当前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教育和利用卫星传播、网络传输进行的远程教育,无论你说它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或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要做的事是共同的。由于各种说法说的是同一类事物,那么这些说法之间就必然存在着联系、存在着共同点。人们就可以对各种说法、各种理论加以提炼、整理、规范。
一、在“三个权威定义”的基础上寻求共识(一)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七卷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和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教育大辞典》是集中了我国许多教育专家编纂的大型权威工具书,顾明远主编是我国权威的教育家、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这当然是个权威定义。我们不妨把这个定义叫做中国’90教育技术定义。该定义不但指出了什么是教育技术,而且说明了“技术”一词的涵义。
(二)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美国AECT’94定义的译文在我国有几个,我们暂且选一个比较权威的,即由国家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主任宋成栋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一书第4页的译文表述:“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关于这个定义,我们同意李康先生在《试论教育技术及其研究对象??兼评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一期)一文中的看法。他指出:“认为美国AECT’94定义为我们完整地揭示了教育技术本质,其实是个误读。”美国教育技术家巴巴拉.西尔斯等人的著作《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乌美娜、刘雍潜等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已清楚说明,“他们定义的是领域和范畴。而不是界定教育技术是什么。”该书第27-28页在论述了“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和“教育中的技术”三个术语之间的差异之后说:“1977年以后,这些术语之间的差别消失了。现在,这三个定义都被用来描述在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中技术过程与工具的使用。”我们纵观美国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71定义、’77定义和’94定义,都是定义的领域和范畴。’71定义说的最明确,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一书中’71定义的第一句话就说:“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这是个不容忽略的极重要的问题。
(三)南国农、李运林1998年在《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中提出的电化教育新定义:“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这个定义被称为电化教育’98定义。
以是抽[样三种权威感定义,是我们所熟知的,其权威性不仅在于提出这些定义的人或组织具有权威,还在于这些定义代表了相当多的人的认识或观点。我们这不是提倡迷信权威,盲目服从权威,而是希望能在三个权威定义的基础上讨论问题,求得共识。
首先,找出中国1990定义和美国1994定义的一致性。1990定义是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指出了教育技术是什么:1994定义指出的是教育技术(教学技术)的领域和范畴。它们可以互为支持、互为补充,构成教育技术的完整概念。至于与教育技术概念密切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再下什么定义,仅当做一种通俗的说法,泛指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现代科技手段、方法或现代信息技术。国家教育部电教办宋成栋主任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全书》中说:“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通常采用声光电设备,因之曾被称为‘视听教育’和‘电化教育’。”这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的现代科学技术工具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有共同性。还有一种用时间划分的说法,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19世纪末以来的教育技术。这些说法本质上同中国1990定义是一致的。
其次,找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共同性。电化教育的1998定义同过去的定义相比有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由媒体观改变为现代教育技术观。电化教育不再只是“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而是“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里的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如:幻灯投影技术、电视(电影)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我们曾用“电教技术”一词代替现代化教育媒体技术和电教手段。电教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比较,只是在智能技术含义上有差别,在物化技术或媒体技术方面基本没有差别。98定义的这个进步,使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至少在物化技术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明确了共同性。电化教育明确在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时必须对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际上,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笔者认为电化教育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样一个过程体系。教师编写教案的过程就是进行教学设计、选择、设计制作教学媒体(软件和硬件)过程,就是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进行开发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或教员教的过程就是利用教案、教学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的过程,管理与评价是贯穿于教与学全过程的活动。这个过程体系无论是传统教学、电化教学以至未来的教与学,都是必定会有的。师生实践这个过程的方法、手段可以总称为教学技术或学习技术。电化教育说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活动,使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活动,而不是一切教育活动。教育技术是要研 解决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一切技术,以求取教学的良好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如何运用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所以,在实践性上二者有共性和互补性。电化教育98定义第二个改进是指出电化教育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强调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作用。这样就使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不但在“技术”层面上一致了,还指出在教育思想、理论上存在共同基础。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吸纳东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运用各国现代教育理论,如: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的教学设计理论及其系统方法,原苏联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完善和改进电教理论与实践。事实上,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是一致的。另外,李康先生在上面提到的论文中指出了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点即最终目标的一致性,运作方式有相似性,都赞同有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任务。这些共同点虽然不是直接从三个定义来的,但他的意见是对的。因此,我们不只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共同性等方面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划定它们的界限。
二、坚持科学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寻求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合理定位通过这些年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和讨论,甚至争论,我们对它们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科学性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曾被称之为马列主义的灵魂。按照这两个原则,我们来讨论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痊问题。当前人们所说的所谓“定位”,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属性上的定位,实际上是定性。二是工作任务层次上的定位。三是工作机构性质、职能上的定位。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讨论定位问题。
(一)学科属性方面的定位。
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都属于教育学学科领域。电化教育的学科属性人家比较熟悉了。南国农、肖树滋等老一辈电教专家建立了电化教育的学科专业及其理论体系,把电化教育定性为教育类综合应用学科,我们国家现在命我听教育技术学学科,实际上是电化教育学科加进教学设计的内容。电化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活动的最优化,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实现这个目的。只有技术没有设计是不能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本来就是我国教育学中教学论的一部分,而且早就出版了教学设计方面的书。所以,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分支学科,电化教育引用教学设计理论及其方法,是理所当然的,是电化教育学科内容体系的完善。
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属性上的定位,梅家驹先生在《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见《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1期)一文中说:“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而它的定位却在于技术,它涉及到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研究和实践‘如何做’的问题,并不是一种纯科学的概念。”“我们对教育技术的定位不宜抬得过高,范围扩得太大,它决不可擅自抢中别人的位置,越俎代疱地顶替人这遥工作。”梅先生说得已经很清楚了,我们表示赞同。中国90定义已经对教育技术做了本质属性的定位。教育技术定位于技术,这里技术即是“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二)工作任务层次上的定位。
根据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现实情况,按照从电化教育工作任务范围大小、层次高低,我们编制了一个《电化教育层次结构表》。表中左边从上到下是电化教育的工作任务体系,右边是各层次对应的工作任务单元。
实际上,南国农、肖树滋、李运林等电教前辈过去对电化教育的定义中对电教工作的任务或目标都有明确界定。从总体上说,电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和教育活动、教育质量的最优化。它是国家教育事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完成任务的手段、方法即是现代教育技术。关于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在工作任务上的关系,国家电教办宋成栋主任在“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教育 |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 电化教育 | 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电声教育、影视教育、网络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现代教育类型 | 电化教学 | 幻灯投影教学、电视(电影)教学、CAI、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广播录音教学等现代媒体技术介入的教学模式 | 电教技术 | 纪灯投影技术、电声技术、电视(电影)技术、卫星发射与接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化教学设计等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 | 电教设施与环境 | 普通电教教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学科专用电教室、微型电教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室、多媒体教学中心、电教教材库等 |
按照美国94定义的说法,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一切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研究范畴或过程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的任务是什么呢?其任务应该是优化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配置,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美国人喜欢称为教学技术,这更为恰当。按照中国90定义,教育技术的任务应该是研究人类可用于教育的一切技术,发展教育,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教育技术的任务是在教育、教学的技术应用这个层次上的。
(三)管理工作机构职能上的定位电教工作(教育技术工作)要通过管理工作机构去组织实施。长期以来,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一些电教机构职能的规定不够明确或者不适应实际情况。许多同志发表文章或者讲话谈电教机构的职能与定位问题。特别是高等院校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问题,反映更为强烈。高校电教中心曾经定位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教学单位”,后来淡化了行政职能,只定位为教学单位。由于繁重的教学保障任务和非教学任务,电教人员的教学科研任务、业务学习受到影响。还有的单位把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划归教学保障单位领导,也有的归宣传部领导。对电教机构的职能定位发生了错位。这说明个别单位的领导对电教工作缺乏了解、重视不够,或者电教机构的负责同志没有坐正位子。这种借位,不管机构叫什么名称都可能存在。目前许多人把“电教中心”更名后的教育技术中心理解为技术保障单位同样是不妥当的。
三、名称问题及其它电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特别在1978年以后,由于邓小平同志的倡导、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各级机关的领导和电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大的发展。鉴于我们的国力有限,电教事业发展不够平衡,有些技术设备推广慢,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比国外差得较远。在电教工作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电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存在滞后发展和不够完善的问题。有的是“先天性”缺陷,如以“电”划线问题。其长处在于突出了重点,突出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电子化”。其缺点也就在于其研究领域受限。由于管理体制和电教管理部门决策等方面的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没能及时纳入电教管理体系。因此,引起一些异议,要求更名,要求扩大内涵。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同样存在不足。特别在理论上,这两种说法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目前它们正在融合于电化教育体系之中。国外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成果的引入和我国同行的研究发展,充实、完善、改造了我国的电化教育,纠正了其不足。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事实上,名称问题给我国的电教事业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简单列举几个现象请大家分析(一)名词上的混乱。只要看一看《中国曜经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上的内容就知道了,同一件事或同一类事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等不同的名称做文章。名词术语上的混乱给广大基层电教工作者造成很多麻烦和困难。
(二)理论上给人造成困惑或混乱。电教人员绝大多数是实际工作者,包括院校电教系或教育技术系的教员,它们的工作很专业、很具体,它们没时间、没兴趣或没可能去弄清上面那些名词术语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就是搞理论研究工作的也不把自己限制在名词中概念的研究里面。而且,外国的、中国的、各方面的专家各有各的理论,很难让人搞清楚。有的人甚至把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对立起来。
(三)由于认识的不统一,甚至造成国家机关公文用语的不规范。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5条的表述:“15、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这里不但出现了“教育技术手段”一词,而且把电化教育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列。我国最早的电教教材就有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章,1988年3月28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电教教材“它包括学校电化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中使用的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和电影片等各种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材。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是我们多年来对我国电教界的一些问题的探讨与思考。相信我们可以很好地消化吸收外来的好东西,可以辨别、摒弃、改造外来的一切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我们逐步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