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京考”13日报名招3754人 2/3职位应届生可报考
2014-11-07    人民网-新京报

字体大小:

  焦点

  5个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

  2015年“京考”招考简章中单列出了5个岗位,专门面向残疾人。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京考为残疾人“专设”岗位此前也有先例。在2012年上半年“京考”中,市残联机关招考的社会组织管理职位就曾定向招考残疾人。

  但是,5个党政机关均预留出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并在招考简章中单列载明,这在“京考”招录历史上还是首次。

  招考简章显示,这5个岗位分别是北京市委办公厅法规处党内法规工作职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厅信息处文字编辑职位、政协机关办公厅秘书处档案文秘、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财务处会计职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民工工作处农民工服务综合职位。

  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其中前4个岗位的适宜范围为部分肢体残疾人;最后一个岗位适宜部分听力残疾人报考。报考残疾人须满足各职位对学历、学位、专业、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历的不同要求,部分岗位还要进行专业考试。

  据介绍,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北京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招录工作人员时应当单列一定数量的岗位,依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程序定向招录符合岗位要求的残疾人。

  解读

  2/3职位应届生可报考

  应届生历来都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主要力量”。6日,华图教育专家统计分析表示,2015年“京考”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非常大。

  据专家统计,招考简章中明确要求是2015年应届生的人数有1973人、523个职位,无工作经验限制的有556人、351个职位,以上两种情况2015年应届生都可以报考,占比达到67%。

  此外,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人员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排在第二位。需要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数有862人(占总人数的22.9%),职位有641个(占总职位数的36.2%)。

  另外,2015年京考有71.9%的职位要求考生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较去年的71.8%略有增加;共招录人数为2490人,占总招录人数的66.3%。可见本科及以上学历仍然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招录的主体。

  201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有1225个职位不限政治面貌,占到总职位数的69.3%,基本与去年持平。

  “公检法”仍是招录大户

  据华图专家表示,连续几年“京考”招录人数最多的十大单位中都有“公”、“检”、“法”系统,今年亦不例外。

  从今年招录“大户”来看,北京市公安局共有74个职位招录778人,稳居各单位招录人数之首。其次是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共3个职位招录100人,其余各单位中招录人数最多的基本都来自法院、检察院系统,另有朝阳区和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招录人数也进入前十。

  据了解,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已连续两年位居京考招录人数的第一、第二位。2014年“京考”中,虽然整体招录人数有所下降,北京市公安局招录人数仍达到697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招录人数达到86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京考合格分数线公布 2月6日起可报名调剂
· 2018年“京考”开考 “总规”入题“京味儿”浓
· 2018年度京考招录比约为10.8:1 考题“京味儿”足
· “京考”报名首日仅89人报名
· 京考1937个职位22日起报名调剂
· “京考”今明两天报名调剂 首批面试名单公布
· 2017年京考开考:6万余人报名 最热岗来自城管
· “京考”平均近十人争一岗 疏解非首都功能入题
· "京考"最热职位400人录1个 报名者青睐"公检法"职位
· "京考"最热职位400:1 212个职位无人通过资格审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