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考试新闻
专业硕士“换汤不换药”究竟为哪般
2011-12-13    新华网

字体大小:

  不少高校新开设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与学术硕士相差无几

  在2010年新增的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频频出现的一个字眼是“加强实践教学”。方案还专门强调,如果对象是应届本科生,实践教学时间要不少于半年。这样的安排被一些媒体诟病为“增设专硕之意不在学位教育而在缓解就业”。

  在浙江大学教授卢庆国(化名)看来,这种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窘境:绝大多数人毕业后要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而非传统的学术研究道路。卢庆国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扩招,把那些最终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学术硕士”的“伪学术”面具戳破,还原其更为确切的命名——专业硕士;更为重要的是,新名字带给高校的挑战是——通过专业硕士的教育来缩小毕业生从校门到企业门的距离。

  学术导师换个名字就成了专业硕士导师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正在进行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课题研究。他发现,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的增加,导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紧迫,“师资配置不到位成了高校难以建立有效培养模式的重要原因。”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导师的实战能力要求较高,“单凭原有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导师显然不够。”操太圣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当下一些高校只能聘请实践部门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或是要求现有导师转型;但前者毕竟是兼职身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后者的转型则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为看不惯兼职教师只是和学生吹吹牛、侃大山,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伏润民刚刚解聘了一个来自业界的老总。在他看来,专业硕士应该有大量业内导师或兼职教师,但并不是每一位老总都能做导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也难以胜任这一岗位。

  其实,不少高校的研究生院曾下发过有关文件,要求各院系调整专业学位培养方式,各院系的领导和导师尽管知道两者的差别,但在实际中很难操作。操太圣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不少教师还是根据过去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和方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些教师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太刻板。”操太圣说,一些教师还是习惯性地将研究生教育与学术训练联系起来,“目前脱产研究生中也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体,这也使得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以此为重。”

  专业硕士没有自己的招生渠道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对象、考试方式应明显区别于学术硕士。”伏润民认为,“不能一巴掌让所有的学科都适用同一个招生和考试的方式,”一些学科可以允许应届本科生进入并进行深造,但有一些学科最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如金融专业。在他看来,只有学生熟悉银行和资本运作程序,老师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按照传统学术硕士的考试方式录取的专业硕士,也不受高校老师“待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冯孟利(化名)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专业硕士在一些高校教授眼中是“生源质量较差”的那部分学生,能够进入面试的学生已不能用“脱颖而出”来形容,更多的是在矮子里选将军。

  冯孟利所说的专业硕士是2008年设置的艺术硕士,它“挂靠”在学术硕士统考队伍里,成了一些学生的第二选择。不少学生看到招生简章涉及专业硕士的部分大多选择直接“绕行”,“留下的生源可想而知”。

  另外,通过传统的学术硕士考试方式,能否选拔出适合专业硕士的生源也是一个问题。冯孟利说,即便面试占总分的权重有所加大,但一旦涉及如艺术硕士的创意能力、学习悟性等,教师还是一时难以判断。

  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过10岁生日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就曾针对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发表意见,其中提到:考试方式逐步实行全国联考与学校考核相结合,增加面试在考试中的比重。具备条件时,逐步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由招生单位自行确定招生规模和录取分数线。

  专业学位制度即将迎来自己的20岁生日,这个意见仍未得到有效落实。伏润民说,如果不放开招生,录取分数仍旧参照学术硕士,一些好的专业硕士苗子还是很难招进来,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很难改变。即便是改了,也只是将错就错。

  当下,有一些院校在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过程中已不再接受调剂生源,以此来保证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和“忠心”,“但能否有属于自己的招生渠道仍要打个问号,而这一点更为关键。”冯孟利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专业硕士学费远超学术硕士 专硕培养模式仍待完善
· “同等待遇”后专业硕士如何培养
· 2013考研报名专业硕士成了“香饽饽”
· 专业硕士渐成考研主角 2015年占招生总额50%
· 专业硕士项目日益受欢迎 学生攻读MBA兴趣不减
· 专业硕士如何立稳市场被认可 专业硕士够专业吗
· 今年研究生招生3成为专业硕士 你会选专业学位吗
· 专硕改革:学生可用工作总结代替毕业论文
· 专业硕士培养遇尴尬 企业抢着要而学生不感冒
· 2010年专业硕士增招数万人 应届生缘何不买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