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考试新闻
多所高校研招设门槛 调剂只要"211""985"本科
2013-04-10    光明网-重庆商报

字体大小:

  商报记者 廖娴雅 实习生

  研究生成绩公布后,报考重庆交通大学的考生李哲(化名)很郁闷。他成绩有312分,却未能顺利进入复试。从4月1日开始,他一直在等待调剂,“学校联系了不少,但都只接收本科毕业于‘211’或‘985’高校的调剂生。”据了解,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调剂系统于4月1日至5月5日开放。但在网上,有不少备战“调剂”的本科生吐槽遭遇“非211、985不要”的不公平待遇。

  “出生”受限 考生无缘调剂

  李哲是等待调剂的学生之一,他家住重庆,研究生报考了重庆交通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这是全国最好的警校,却不是“211”、“985”。“我总分上线了,专业成绩没过。”他希望,通过调剂能进入其他专业或学校就读。但是联系了多所大学,对方都表示要优先考虑本科是“211”、“985”的学生,“这对我们其他高校的学生来说不公平!”

  其他学生也纷纷向记者吐槽,各高校研究生院开出的“非211、985不要”的门槛设置,“打去招办,一说不是211、985,就直接给拒绝了。”

  多所高校有门槛设置

  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网上报名,第一志愿没有被招生单位录取并且达到国家线基本要求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以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

  据不完全统计,在发布2013年考研调剂信息的高校中,兰州大学等超过20所高校院系、研究所要求校外调剂考生本科毕业院校与第一志愿报考院校必须为“985工程”、“211工程”院校。

  此外,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部分院系列出了接收校外调剂的院校、研究所名单。另有32所院校、研究所在调剂信息中注明“985工程”、“211工程”学校毕业的考生优先考虑或原则上要求考生本科毕业院校为“211”。甘肃中医学院、山师等部分省属院校则对“211”或“985”院校毕业生录取提供公费或预留招生计划奖励指标等优惠。

  “各个学校的调剂名额很少,淘汰率也比较大,学校开出这样的条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大筛选。”昨日,记者联系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研究生院招办进行采访,均被拒绝。一名不愿具名的招生工作者向记者透露,各学校都尽量在调剂考生中择优录取,所以会开出一些“附加”条件。

  提醒:调剂也有一些技巧

  记者了解到一些填报研究生调剂的技巧:

  第一,优先考虑报考院校的调剂。第二,不要忘记自己的本科母校。第三,切记多选择几所学校,按照顺序排列。如211院校,一区可选择2所,二区可选择2所;普通院校,一区可选择2所,二区可选择2所。这样成功的几率较大。第四,综合考虑自身的情况。

  链接

  什么是“211”“985”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26日-30日举行
· 考研调剂进行中填报志愿这些关键问题需留意
· 考研专家:调剂机会自己找 尽早设定优先级
· 考研调剂系统4月1日开通 选择高校要"有的放矢"
·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调剂注意事项
· 考研分数线“三区并两区” 或增加调剂难度
· 2012考研成绩陆续公布 调剂复试巧妙面对
· 考研调剂必看:2012考研生成功调剂八大步骤
· 2014年考研"国家线"出炉 3月25日起可申请调剂
· 2013考研调剂实用指导:七大注意事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