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 综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2018-01-15  教育部  

字体大小:

教高厅函〔2017〕80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

  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课程平台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申报的基础上,经资格审查、专家评议与公示,我部决定认定490门课程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认定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我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打好高等教育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大行动。我部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加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共享,创新多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分管理制度,加快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观念转变,提升广大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具有学科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的高校,建设更多质量高、应用效果好的课程。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校须加强对课程运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服务,确保面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课程建设团队要持续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完善,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课程应用规模,提升课程应用效果,指导和培训更多高校教师应用课程,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做出贡献。

  课程平台单位要做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运行、服务、宣传推广和网络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与高校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应用高校的合作,不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协同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大数据,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或个性化服务。

  我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www.chinaooc.com.cn)上公布课程应用数据和综合评价结果,对于未能达到持续更新和运行要求的课程,将取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格。

  附件: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7年12月26日

  相关链接: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情况介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7年全球物联网领域大事记
· 聚焦2017年新经济亮点:智能物流机器人成新风口
· 2017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1.8万台
· 2017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出炉
· 2017年上半年中国联通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4.3%
· 家事国事天下事——解读2017年高考作文
· 2017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6月26日-7月5日
· 2017年河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6月25日-7月13日
· 2017年甘肃高考志愿填报时间:6月25日-8月6日
· 2017年高校保送生 广东4名学子免试读兰大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