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3+2”试点本科报考解析
2013-07-26    新华网-齐鲁晚报

字体大小:

  为了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性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省今年首次选择了11所示范类、骨干类高职与省内一些知名高校对接,进行“3+2”联合培养本科试点: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正式录取,以专科生身份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第3年经考核测试,择优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衔接本科高校学习2年。5年学习期间,由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和衔接本科高校联合制定“3+2”分段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方案、主干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这一举措,为高职生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通道,也为部分考试分数不理想的考生进入知名本科高校提供了一个机会,与此同时,可以推测在不远的将来,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3+2”应用性本科毕业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将更加具有竞争力。
  “3+2”试点本科招生设单独招生代码,符合条件的考生需要单独填报志愿,在平行志愿中占一个高校志愿。比如,如果某个理科考生既想报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3+2”试点本科,又想报该校普通专科,需要分别填报两次,第一次,在山东职业学院的名称和“3+2”报考代码(Y068)之下,填报“3+2”试点本科专业,在平行志愿中占一个高校志愿;第二次,在山东职业学院的名称和普通理科代码(C328)之下,填报普通理科专业,在平行志愿中又占一个高校志愿。
  在填报志愿的时间上,“3+2”试点本科与夏季高考普通文理类专科(高职)批同时填报志愿。第一次填报志愿时间:8月1日9:00至17:00;征集志愿时间:8月10日9:00至17:00。文理类填报志愿资格线均为400分。
  对于“3+2”试点本科,好多考生和家长有这样几个问题:
  1、进入高职学习三年以后一定能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吗?
  “3+2”试点考生,进入高职学院完成3年学业以后,进入本科阶段的选拨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并没有任何文件规定其必须的淘汰率,相信只要好好学习,成绩合格,应该都会顺利进入本科阶段;当然,如果不好好学习,一年好几门功课挂科,连专科毕业证都不能拿到,进不了本科阶段也是很正常的。
  2、“3+2”试点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如何?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以制造业为例,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社会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高端技能的应用行复合人才需求很大,而“3+2”试点本科所对用的大多数高校都是省内知名大学,按照分段培养人才技能方案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具有为社会所承认的本科学历,还会在就业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3、怎样既可以冲一把“3+2”本科,又不错失自己心仪的高职?
  如果“3+2”试点本科志愿与高职志愿同时填报,都为一个批次的平行志愿,在如何选择学校上应该有所注意:比如有的学生想进入铁路、地铁、中铁工程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就业,因此希望进入山东职业学院,但是又想在此基础上,冲一下“3+2”试点本科,那就应该这样填报:第一个志愿,选择Y068,报考该院“3+2”试点本科专业,紧接着第二个志愿,选择C328,报考该院的普通理科专业,这样在分数合适的情况下,就能确保进入该院学习了。因为平行志愿也是有投档次序的,大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分数高低合理排序。
  最后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如果“3+2”本科志愿和普通专科(高职)批同时填报,都为一个批次的平行志愿,不要把所有的平行志愿都添“3+2”试点本科志愿,全省一共只有1200个计划,对于高分考生来说竞争有可能会很激烈,如果万一所报“3+2”试点本科志愿都落空,就会掉到征集志愿,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建议大家选择一两所心仪学校的普通专科志愿作为保底。 (山东职业学院招就业主任 张少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